金福叹道:“靖北侯常年领兵在外,一双儿女也没个亲近长辈在身边,遇事都不知道去找谁,性子也就冷了些,这些年侯府又都交给了二房姚氏打理,交际应酬丶人情往来都是二房人出面,京城人多是知道靖北侯府却不记着远在边关的靖北侯,如此侯爷的一双儿女,也不会被放在眼里,谢小世子十二岁就进了国子监,如今刚在里面读了一年,怕是已经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了。”
金福这话没说谢小世子姐弟被苛待,却话里话外说了京城人不记得靖北侯,却记得皇後,怕是谢皇後还有想将爵位给二房之意。
康平帝刚登基不久,内忧外患,当时还是三品云麾将军的谢铮主动请缨,带领士气低迷的边军打退强敌,为大晟争取了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兴平。
得胜归来後就被封了靖北侯,其嫡姐才被封了皇後。
谢家本是文臣,谢铮已故父亲谢辉本在礼部任职,有一妻两妾,谢皇後是其正妻吕氏所出,谢铮是其妾室关姨娘所出,还有一庶弟是另一妾室柳姨娘所出。
吕太夫人向来看关姨娘不顺眼,连带着看谢铮也不顺眼,即便现在她所享受到的尊荣都是谢铮挣来的。
如今两位姨娘都已离世,靖北侯府由她坐镇,二房姚氏管家。
而如今,偏偏为谢家挣来了功名的大房几乎快被人忘了,其子女还被言语轻慢。
康平帝神色未明,淡淡瞥了一眼谢皇後。
谢皇後神色微变:“臣妾不知二房竟敢如此怠慢二弟的一双儿女,今日回去後臣妾定当好好敲打敲打姚氏。”
康平帝似是没听到,目光一直看向演武场上,良久才平静的丢下一句:“要记着你的皇後之位是如何来的。”
谢皇後这次神色大变,脸色苍白。
演武场上的骑射比试也已经结束,晋王所在的金吾前卫夺得头名,得三十筹。
次名是北营,得二十九筹。
燕王所在的南营排名第九,得二十二筹。
京卫武学排名第二十三,得八筹。
出于对数据的习惯使然,沈宁边看演武边默默计算步射丶骑射各营丶卫的合格占比,其中步射合格率超过八成的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营丶卫,而到了骑射,全部营丶卫的合格率均不超过八成。
她不知这个合格率算低算高,但这些都是各营丶卫的将领,将领尚且如此,小兵难道会比将领厉害?
不得而知。
两项比试过後,沈家两兄弟和楚王齐齐被衆将士记住了,而燕王丶晋王同样也被衆将士记住了,两项比试都不合格。
两位王爷却并为此黑了脸,因为两轮比试总筹数加起来,晋王所在的金吾前卫共得五十五筹,已经跃居到第二,燕王所在的南营共得四十九筹依然保持在第四名,而楚王所在的京卫武学总共才得了三十一筹,排名第十八。
比起楚王,二人所在的营丶卫成绩十分好看了。
接下来就是负重奔跑这一项,这一项是八百馀人先後出发,谁没在半刻後跑够三匝,视为不合格。
锣声一响,衆将领齐齐奔了出去,然肩上扛着二百斤重的米袋,整体跑的并不快。
尤其一些将领已经一把老骨头了,要是排兵布阵丶比武切磋精力还绰绰有馀,可扛个二百斤重的米袋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是以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中年将领齐齐跑在了前面,年纪大的将领已经放下了米袋摆手认输。
很快半刻就过去了,将合格成数统计好後,前三名分别是锦衣卫丶金吾前卫丶京卫武学,这两卫一学都是身强体健的年轻人多。
至此,三项结束後,晋王所在的金吾前卫一跃成了头名,总筹数八十四,锦衣卫冲到了第二名,总筹数八十三,燕王所在的南营也终于前进了一名成了第三,总筹数七十二。
而京卫武学也一下跃居到了第十名。
前三名都很满意。
金吾卫丶锦衣卫是圣上最看重的亲卫,排到前两名没给圣上丢人。
南营的排名既没在最後失了脸面,也没抢了头名让圣上私库损失大笔银子。
晋王昂首挺胸的在燕王和楚王面前走了一圈,边走边假装不经意的强调金吾前卫现在排在第一。
燕王冷脸睨了他一眼,晋王撇了撇嘴。
楚王则无甚表情,晋王只当这个三弟在失落,毕竟在边关这麽辛苦,想靠演武让父皇能看他一眼,结果还落得了这麽个排名。
晋王没有冷嘲热讽,颇有兄长风范的再次拍了怕他的肩,而後踱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