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要成为香江大亨!无弹窗 > 第22章 登顶香江第一(第2页)

第22章 登顶香江第一(第2页)

“在我看来,除了震惊体标题外,老板你写的两本小说,应该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自己的小说?刘志远不太明白。

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哪怕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小说,从寂寂无名到火爆订阅,少说也要一二十天。

而如今这个消息闭塞的年代,他的小说怎么可能火爆的如此之快呢?

哪怕前世已经证明了《庆余年》和《闯关东》的实力,但现在可是50年代啊!

沈宝新很快给出了答案。

听闻解释,刘志远才知晓其中的因素。

沈宝新还拿出金庸的例子。

1950年代,报业市场竞争激烈,《新晚报》为吸引读者,策划连载武侠小说。

金庸原先是《大公报》的编辑,1955年被《新晚报》总编罗孚邀请创作武侠小说,化名“金庸”开启写作生涯。

“当时,查生的《书剑恩仇录》,只是在报纸上连载了三天,便迅速在香江引起轰动。

《新晚报》的发行量,也在半个月内翻倍。”

“翻倍?”刘志远万分欣喜,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今天是免费的最后一天,报摊的老板们察觉出火爆行情后,他们迅速反应过来,积极向东方报社增加订单的同时,向消费者推销的底气也越发十足。

于是,刘志远和沈宝新时不时需要下达加印的命令。

时间来到晚上六点,1月20号的发行量已经统计出来了。

“发行了31000份?快接近《星岛日报》的发行量了吧!”刘志远问道。

沈宝新兴奋地点头。

“是的,老板。而且我估计《星岛日报》受到我们的影响,发行量搞不好已经下跌到了三万份以下。”

事情也如沈宝新所猜测的那样,《星岛日报》的今日销量已经下跌到了29000多份。

,面对眼前的危局,星岛报业的社长办公室内,寂静一片。

胡仙有些干涩地说:

“赵总编,难道我当初的决定做错了吗?”

在胡仙接手报社前,《星岛日报》也跟风开辟了连载专栏。

只是胡仙觉得,报社应该专注于为读者提供准确无误的资讯。

因此,小说连载专栏便被剔除。

赵斌早已摸清楚胡仙的性格,他强提勇气回答:

“社长,您当初的决定没有问题。而且您别看《东方日报》的发行量似乎超过了我们。

但他们的读者,多是被《庆余年》和《闯关东》两本小说所吸引来的。

小说终有连载完毕的一天。等到那个时候,《东方日报》必然会被打回原形。”

赵斌的豪言,终于让胡仙的情绪好转。

只是两人都不知道的是,刘志远可是穿越者,空间中存储着几百万本前世的小说。

其中光是网文中最顶级的一批,就够《东方日报》连载几十年。

毕竟前世的网络小说,谁不是几百万字的呢?

一本连载一年完全不是问题,甚至有些还能连载两年。

但刘志远可不知道这些,他正在与沈宝新计算过去三天的亏损。

第一天发行了14000份,第二天17000份,第三天31000份。

三天合计印刷了6。2万份报纸。

每份报纸的印刷成本0。13港元,再加上报社的员工工资的支出等。

《东方日报》过去三天大概亏损了九千多港币。

“还好,也才9141港元。”刘志远心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