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34 > 160170(第18页)

160170(第18页)

卫长昀把门关好,回到床边,看姜宁衣服换得差不多,“已经在擀饺子皮了,中午吃饺子。”

“年夜饭的菜都备好,晚点直接上锅就行。”

“打算让我这个厨子失业?”姜宁开玩笑道:“食肆用不上我就罢了,连年夜饭我都可以撒手不管。”

卫长昀等他下床后,抖了抖被子铺好,掀起一角折过去。

“不是你说的,让他们提前适应。”

姜宁坐在凳子上,拿起梳子绑头发,“我现在觉得是我需要提前适应。”

话是自己说出去的,结果闲下来有点不自在的是自己。

姜宁绑好头发,正要去拿另一根发带,被卫长昀抢了先,拿起桌上的发带,站在身后帮他。

卫长昀道:“去京城的一路上都不轻松,趁着在家多休息也好。”

“这倒是。”姜宁一想到此去京城路漫漫,心里便打起鼓来。

掀起眼在镜子里看卫长昀,“不过去京城,真的要走一个月吗?”

从黔州到京城,得先走完山路,才能进平原。

姜宁蓦地想起自己还不知道京城的具体位置,等卫长昀扎好发带,便转过头。

“京城在哪里啊?”

卫长昀失笑,“现在才想起来问这个,是不是晚了点?”

姜宁瞪他一眼,“所以你是有地图?我就说,路程这么长,怎么可能连一张地图都没有。”

卫长昀走到书架旁,拿出前几日去镇上书铺里买的地图。

说是地图,其实并不详细,但大致的方向都已经标注。

见状,姜宁好奇地走过去,凑到他边上去看那张地图,“这地图能——”

能看出什么?

后边的话卡住,过了会儿才瞥向卫长昀,“沿途经过的城镇标得挺清楚的,河道也有,应当不会走错。”

只要沿途城镇标记清楚,还有一些能发现的官驿、河流,问题应当不大。

卫长昀看出他的迟疑和勉强,“只要路上有人,或者有官驿,就能问路。”

“这倒是,我们两张嘴还问不出一条去京城的路吗?”

姜宁颇为认同地点头,直起身往外走,“大过年的,不提这个了,包饺子去。”

包饺子、做年夜饭。

一年到头不止这一顿饭,可一到除夕都会这么张罗起来。

这是一家人在一起过的第二个年,围坐在炉子旁,一桌子菜,再加上两壶饮子一壶酒。

姜宁笑眯眯地望了一圈,拿起杯子,“除夕快乐!”

其他人一听,默契地举杯碰了下,唯独周庚反应慢了些,慌张地拿起杯子靠过去。

卫长昀看眼姜宁,道:“旧岁将辞,新春欲临,盼年年常如此。”

“除夕快乐!”

“身体康健、学业有成。”

“祝二哥一举夺魁!”

一家人待在一起久了,自是互相影响。

姜宁平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不少,说话自是都像他。

只有周庚来得晚,不大明白,又性格内敛,磕磕巴巴道:“表哥和表哥夫去京城,一路平安。”

“干杯!”姜宁说完,收回手抿了一口,“今年的杨梅酒,怎么做得有点辣了。”

吐了吐舌头,“是不是糖放少了?”

卫长昀尝了一口,觉得还好,“有一点,还酒味重些,爱喝酒的应当喜欢。”

朱红给兄妹俩倒好了饮子,拿起杯子也尝尝,“二郎说的是,我说呢,这一坛怎么卖得这么快。”

姜宁放下杯子,拿着筷子夹菜,“刺梨酒也卖得快,明年可以多酿一点。”

“要不是刺梨干不如新鲜刺梨,多做些刺梨饮子,那才好卖。”

卫长昀一听,便知道他想的什么。

只是姜宁想的,怕是难以理解,还容易解释不清楚。

最后只能一句对身体好表达。

“表哥,你酿的那些酒,和李员外家里那些好酒半点不一样,可又挺好喝。”

周庚难得插一句话,“我听李员外家里都是什么花雕、女儿红、汾酒之类的。”

姜宁看他,“我要是跟他们卖一样的,那食肆的生意早开不下去。”

总归做吃的买卖,那就得先吸引人来,再给对方养成习惯,时不时再弄点新鲜菜品,反复这般,生意才能长久经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