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丧尸末日,69踏出一步天地宽……
周景辉小队这段时间在外面固定的补给点就是闻竹的店铺,而且他们真诚的对许多人推荐过闻竹的桃源。几乎每个人去过之後都赞不绝口,乐不思蜀。
只是碍于家人和事业都在啓明基地,所以大部分人都不能拖家带口的搬过去。毕竟闻竹那里虽好,却没有工作岗位提供给他们。他们又要如何养活家人呢?
曙光基地和风云基地接纳闻竹开分店,而且场场爆满,如火如荼的情况,周景辉自然也知道,而且他私心里也希望啓明基地能够列入其中,只是他上报之後,基地上层领导不知道为什麽一直没有反应。
周景辉并不是勾心斗角的人才。他擅长的是战斗丶练兵和管理,因此在基地也很受人重视尊敬。只是像这种事儿就是他想不通了,即使经过妻子的解释勉强接受,让闻竹开分店等于让基地选择慢性自杀,或者长期放血,最终一定迎来自己的灭亡这种思考角度,他也觉得很难理解。
“这麽多人吃不饱饭,难道不比一个基地的生死存亡更重要?闻老板如果真有扩张的野心,她早就主动到我们这边儿了,只要他拿出来他那边的食物,都不用试吃,香味飘进来,难道基地里面的大部分人不会闻风而动直接跑掉吗?让这麽多人饿着肚子,然後告诉他们未来至少基地不会垮掉,这就是保持现状的好处!这能说服谁呢?看看外面一张张枯瘦蜡黄,营养不良的脸,谁能说出这种话?!”
周景辉越说越激动,赵冉也不和他吵。她没有出过基地,但是相信丈夫的形容不会有假。虽然很难想象,但其他两个大基地的消息也会不断的传过来。所以赵冉已经很努力的想象了。
她也觉得闻竹那边儿的条件是个人就无法拒绝,生活越苦的人,越无法拒绝。啓明基地现在的坚持或许只是螳臂当车,但是他们作为目前还在基地的人,甚至享受了基地优厚的待遇,又能如何反对呢?跑去和领导据理力争,挥舞拳头抗议,毫无疑问是不会有用的。
于是她只好安慰周景辉。三个大基地之间的来往不断,桃源的消息无疑会很快的传播出去。总会有人豁出一切前往桃源,也总会有人期待着桃源到来。你与其生闷气,不如遇到能帮的就帮一把,遇到走投无路的就提个建议。先从眼前能顾得到的人开始吧。
因为是医务工作者的缘故,所以赵冉的思维方式非常具有实用性,基本上不会为无法改变的事情生气太久。周景辉的性格则相反,他比较理想主义,也非常坚定,所以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有一副火爆的脾气。两人的性格正好互补,在尽可能的散播桃源的存在这件事上,也能互补。
但凡有点条件的,谁有问题不会上医院呢?
赵冉医术过人,而且自从末世之後担任就是全科医生,甚至还带出来一批学生,她的是很高的,在基地里受人尊敬,算是上层人士。而且平时周景辉奔波在外,赵冉也算是他在基地里的代言人,有什麽社交场合都不会落下她,因此也和大部分领导的家属都有交情,很适合旁敲侧击,曲线救国,先让领导的夫人和小孩对桃源感兴趣。
碍于啓明基地的规定,为了体面和说的过去,啓明基地有一半儿的领导家属是出来工作的。只是没有异能或者不能战斗的家属多数都在一些较为清闲的岗位,这也可以看作一种福利。至于小孩儿的大半都挂在外勤部,但却四处游逛,工作强度随心所欲,这也是难免的。
这些人毫无疑问生活是被保障的,条件也相当不错,所欠缺的就是享受和娱乐,他们是根本无法拒绝桃源的。首先可以出门散心,其次还能接受和末世前差不多的服务,可惜的就是卖的东西有点儿太平平无奇,但这完全不算什麽缺点。
毕竟逛街就是一种娱乐,不买心里也开心啊。
这些人最在乎的还是:“真的就和末世前一样,干净清爽舒服?”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赵冉只是状若无意,在治疗的间隙随便提了一嘴丈夫的见闻,他们完全可以从其他渠道取证。比如其他基地的高层家属,或者转院到这边来治病,已经去过桃源的其他基地异能者,获得的消息基本上都是肯定的,评价也都很好。这还有什麽好怀疑的呢?就算是配偶,父母之类的家庭主事者不允许前去,那你完全可以找借口偷偷去。只要不在外面耽误太多时间,谁又知道他们去了哪里t?
最大的好处是甚至可以不花晶核。管理严格一些的家庭,这些家属所拥有的晶核是有限的,比如按月发放的家用,挪用有难度。但别人送来或者自己搜集的珠宝首饰却是没有谁在意的,拿出去一两件换了一两次的享受,甚至完全不会被发现。就算发现了,也完全可以找借口说不知道收到哪里去了。
如果说赵冉宣传针对的都是她能接触到的上层阶级,这些行为随心所欲,实时反馈并不强。那麽周景辉就是在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着外勤部大部分人对桃源的认识。他们跑外勤的人思维方式都是很现实的,基地领导的顾虑完全不是他们的顾虑。毕竟在外面有一个稳定的补给点,能够吃的好是非常重要的事儿,直接影响自己的存活率和战斗力。所以桃源在外勤部。各个小队之间迅速风靡,甚至连周景辉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动了心。
张家老两口也是通过儿子听说了桃源的存在。而且张队长在世的时候其实就动过心,想要至少把家人送过去,想办法住下来。否则这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在基地总不是十分安全,也不利于老人养老和小孩儿成长。因为做大人的曾经见过太平盛世,所以总是期待有一天能够让孩子们回到那样安稳无忧的世界。只是还不等这个想法逐渐成熟,付诸行动,张队长就遭遇了不测。
老两口想到儿子在世的时候,多麽孝顺体贴,又多期待一家人能够在桃源安稳生活,看着懵懂无知瘦猴一样的两个孩子,不由産生了冒险的想法。如果仅仅是他们两个老人带两个孩子,自然是不敢出门的。但张队长生前在他的小队里很有威望,又留下了厚厚的一笔人情债,所以他的队员主动找上门来,照顾两老两小的生活。一来二去之间也就统一了想法,队员们也想去桃源看看情况,把他们送过去也是顺便。
谁想到路上变生肘腋,他们丧尸还没见到,就差点被同类给杀了。两个老人都显得精神萎靡,挤在车上紧紧搂着孩子,很是惶恐不安。他们正好和满满同坐一辆车,作为早就去过桃源的相关人士,满满自然而然承担起安抚他们的职责,主动开口说:“不用担心,桃源那里很安全的,像这种拦路抢劫的事情不会发生。闻老板人也很好,只要你们不触犯她的规矩,日子就会过得和末世前没两样。”
她当然也清楚基地的规定,知道老两口手里首先一定有一笔张队长的抚恤金,其次肯定还有之前张队长存下来的收入积蓄,说不定还有末世前的一些老底儿。如果不是有这些底气,他们怎麽也没有勇气踏出极地大门的。所以满满并不询问他们打算过去之後如何谋生这种敏感话题,而是描述起桃源的美好景象。
老两口虽然已经从儿子口中听说了无数遍又通过各种渠道打听了无数次消把外界流传甚广的那些传言倒背如流,但现在听满满十分,肯定得以过来人身份安慰自己。也还是重新燃起希望。
主要是留在基地也实在没什麽好的,穷则变,变则通,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人类的骨子里并不缺少闯荡的勇气,只是在外界巨大的威胁下,难免有很多顾虑。老两口在末世没少担惊受怕,全靠儿子的保护才没有死于丧尸。所以他们对于丧尸和外界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只是想到两个孩子,不得不打起精神。
老太太苦笑道:“我们两个老了,黄土埋了脖子的人。原本也无所谓,谁能想到竟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没了,还有这两个小的,就算为了这两个孩子,也得出去闯闯。我们两个老骨头就是明天死了,这辈子也算是活够了。可是孩子们他们甚至都不记得末世前的世界了,无论如何总应该出去看看吧?擡头就是基地灰蒙蒙的墙……一辈子竟没有见过别的景色,我们做大人的,怎麽忍心?”
其实老两口倒也不是很老,也就奔六十的人而已。按照末世前八九十岁老年人不罕见的情况来看,五十多岁的人甚至能说一句年轻。但末世後操劳奔波,伤心难过,这老夫妻俩已经行动都颤巍巍的,看起来远比实际年龄更老,说出这番话来,也很令人唏嘘。
一时间,车里都是赞同和庆幸的声音。
“幸好有闻老板,幸好有桃源。诶……这就到了。”
第一次到这里的人纷纷从车里伸出脖子来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