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笙是天道唯一的弟子,对他来说,天道是师,亦是父,他不愿接受天道身死道消的结局,尤其这个结局还是他一手造成的……”
“天道”本是天地间自然孕育出的生灵,祂虽然有掌管天下之职,但实则对自己掌控下的三界生灵并不了解。出于责任也出于好奇,祂开始频繁地接触三界生灵,也随之生出了眼睛,耳朵,鼻……渐渐地,也拥有了“心”。祂不死不灭,无爱无恨,本应该是没有任何情感的存在,却因为有了这些东西,开始变得会像“人”一样思考。
经历过无比漫长的岁月,祂眼恨纠葛,生离死别,短促的生命却有各种各样的精彩,不似祂的一生,孤寂漫长,乏味至极。终有一日,天道也。
然而再厌倦,“天道”这职责却无法舍弃,因而祂决定在三界选择两个天赋卓绝的人成为祂的弟子,将来择其一成为祂的继承人。
被天道选中的弟子,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极其优秀,甚至远比祂所预料得还要好,但正因为两个弟子都太好了,祂开始産生矛盾——到底要选择哪一个继承祂的职责?
尽管天道勉强用有了“人”的心,也学着像寻常“人”一样思考,却永远无法参透真正的人心复杂。祂可以看到两个徒弟都有私心,但他们却又都各自有着优秀卓越的一面,再加上多年的师徒,似乎也当真让祂的心中生出了一些不属于天道该有的感情,祂并不愿见自己的两个弟子为此自相残杀。
但两个弟子无论谁成为下一个天道,对另一个弟子来说都是重大的打击。为了防止另一个徒弟对此不满後引发天地浩劫,天道最开始的打算是消除掉另一个弟子。
然而有了“师”心後的天道却再也无法对弟子下手,而且祂也想看看两个弟子不同理念的弟子成为天道後会对三界带来怎样不同的变化,最终祂做出了那个史无前例的决定——以冥府为界,将世界一分为二,两个徒弟分别掌管其中之一。
此後,天道这两个弟子的争斗与比拼正式落幕,又有了新的开始。世界被隔开的同时,两个新的天道之间也失去了联系,只隐约互相有一些感应。祂们此後再没见过面,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和祂们的师父相同的道路,在天道漫长又孤寂的生涯中,逐渐生出了退意。
于是祂们也开始效仿师父收徒,教导,试图以这种方式把天道职责与权利传递给自己所信任的弟子,但最终两个天道都放弃这个决定了。
桃园世界的天道认为,当初师父之所以左右为难,是因为祂只有两个徒弟,太少了,选了这个就势必要对比起另一个,于是祂在收徒的时候特意多选了一个,这样将来只择其一,馀下还有两个。若是届时馀下这俩心中不服,祂必不会像师父那般心慈手软,会好好收拾他们一顿,甚至必要时可以清除他们。
设想是好的,但祂没料到自己这三个徒弟一个比一个不省心,祂教了许多年也只能勉强把性子掰了一些,他们的骨子里却都有些恶劣,无论让谁成为天道,祂都担心这世界要完蛋,最终只能骂骂咧咧地自己继续做着天道,让三个徒弟逍遥自在去了。
也正因为祂的谨慎,桃园世界如今才能依然维持平稳。在祂三个徒弟各司其职的掌控下,虽然算不上世界和平,但终归一切顺应天地规则,顺其自然。
与之相反,浑噩世界的天道本就纯善,又自来护短,祂不想重蹈师父当年覆辙,便只收了一个徒弟,那就是聿笙。
祂眼看着聿笙越发优秀的同时也越来越无情,再也没有当初的天真仁善,又遥想自己成为天道多年,不仅被困于天道职责的囚笼,失去了当初自己并不珍惜的自由,心境上也逐渐变得空虚孤寂,便临时生出悔意,不想让聿笙成为天道,最终选择了他人成为仙界的天君。
祂做出这种决定虽然是为了聿笙,却并没有告知于他,而聿笙自成为天道之徒开始,便一直将天君之位视为囊中之物,如今属于他的东西忽然被别人拿走了,还是他的师父给出去的,这位一直备受天道宠爱的唯一的弟子心中便生出了心魔。
师父为何这样做?是他哪里比不过那个天君吗?
聿笙不服,于是隐瞒身份自荐成为天君的神官,靠着自己的能力逐渐获得仙君的信任。慢慢地,他发现被师父选中的天君不过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但他性格仁善,待三界衆生都很友好,因而天君上位後,经过各种努力,使得三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祥和,整个世界一片光明与美好。
这是天道自己都意料之外的惊喜,因而祂很高兴,时常感慨幸亏当时选对了人,却不知这一字字一句句,都在加深聿笙的心魔。
在心魔驱使之下,聿笙开始引诱一些本就心怀不轨的魔族,魔族在他的纵容与引导下越来越强大,终可以与仙界分庭抗礼。最终天君为对抗魔族,落入聿笙设下的陷阱,以身殉道,消散于天地间。
他以为自己目的已经达到,没了那碍眼的天君,师父总算又可以把眼光放在他身上……但是没有。
天道丝毫不察徒弟的心思,在天君死後快速地安排前天君之子继承天君之位,甚至还费心辅佐他,并让聿笙继续任职神官帮助扶持年轻的新天君。
聿笙虽然体会不了天道的想法,但他看懂了师父不让他继任天君的决心。这位几乎是在天道溺爱与纵容中长大的神官,眼看“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师父给了旁人,并且再也回不到自己手里,终被心魔吞噬,做出了大胆又叛逆的决定。
他一路引诱新天君走上歧途,又亲手炮制了穹昊的出生,此後又将穹昊引导了如今的无道之君,彻底毁了天君一脉的正道。
他像个叛逆的孩子,一心想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却忽略了在“天道”之外还有天地间自然的法则,而他玩弄法则的行为彻底触动了天罚,最终灵气崩塌,整个世界陷入混沌。
天道养大了聿笙的野心,却又疏忽了他的叛逆行径,身为天道,祂失职又愚钝,于是天罚终落下,祂神死道消。
当天道有了“心”,就再也无法公正严明。就像祂的师父当初不愿伤害两个徒弟,祂明知一切的罪魁祸首是祂一手养大的徒弟,却无法对他痛下杀手,最终一力扛起所有天罚离开了,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还有一个彻底失去了掣肘的疯弟子。
“自那以後,聿笙就疯了,他所做的一切看似毫无理性又肆意妄为,实则他一直有一个明确却又很荒诞的目的……”凤清说到这里,神色很是凝重,“他想把这两个世界重新融合,找回他消散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