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又不是米面,杂粮罢了,一斤可便宜了。
用高粱酿酒卖这般贵——有人酸溜溜说:那寡夫郎倒是会赚钱。
“汤老板要是不会赚钱,怎么能开得起酒楼呢。”
“说起来奇了怪了,凡是在他家做差事的,个顶个嘴巴严实,问旁的说,问起吃食相关的都一个个哑巴。”
“就是那新来的帮厨大常,也是个哑巴。”
“他家倒是会笼络人心。”
整个夏日,小酒楼早上中午卖炒菜早饭面条这类——反正做啥推什么,老食客都习惯汤家这个经营模式了,还有种‘开盲盒’的新鲜感。
像是今年夏日吃的各种凉面冷面,还有一些家常菜:西红柿炒蛋、糖醋里脊、糖醋鱼,有时候还有些小零食,炸薯条蘸番茄酱、上校鸡块鸡米花蘸番茄酱还有甘梅粉味的。
后者很受小朋友喜欢。
下午暮食那会还是烧烤大排档。
一入秋,天稍微凉爽一些,汤家推出了锅子。
食客们到大堂坐下问今个有什么新鲜吃食,一听佟嫂阿良介绍锅子,当时都惊了,“虽说是入秋了,可还有秋老虎,天还有几分热,这个季节吃锅子是不是早了些?”
“对啊。”
“先听听。”
佟嫂阿良如此如此介绍齐全,我家老板整个夏日酿了不少番茄,现在推出奉元城独一份的番茄酸汤锅子,正好今日早上杀了一只鹿,这锅底涮肉风味独特……
“你家老板为了这个锅底还配了一只鹿肉?”
“汤老板想吃鹿了吧?”
“平日里可不见买鹿,那今日真是来的巧,就按照你们老板吃的上一桌,我也试试。”
大灶汤显灵:可惜没有折耳根和木姜子油——等我再找找,明年保管大家吃上正宗的。
鹿肉口感最偏牛肉了,这一只鹿,汤老板可是花大价钱买来的,可见是真馋这一口,他将鹿物尽其用,鹿杂卤起来,肥的炼成油……
鹿皮都没丢,回头捎到许村去,托张叔厂子硝好皮。
张叔开了个养兔场,因为后续还有皮子的事,又教村里人鞣制兔皮出售,现如今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
兔皮便宜,因为是拼接的,很适合做坎肩帽子围脖,供百姓们冬日取暖——比买棉袄价钱低,还保暖。
番茄不稀奇,奉元城小馆子酒楼都有这道菜,但还是那句话:番茄做的菜,就汤老板那儿味不一样。
这次一试酸汤锅,吃了就惊艳。
好吃啊,跟着麻辣牛油锅子截然不同两个风味。
秋天以后,天一日日凉快,汤珍从许村往返奉元城频率高了,原先的汤家小院和门面也没空着,院子是住人的,供汤珍和来往送货的工人休息,前头铺子一半做仓库,一半做‘杂货铺’,专门卖汤家出的周边。
汤珍去安业坊给阿弟那儿送货,顺道接大女儿回村——她怕甜甜觉得自己这个当娘的,只知道做买卖,对她不闻不问。
外加上甜甜年岁不小,城里尤其阿弟做买卖,怕一些客人对甜甜婚事诸多关心过问——阿弟说的有时候外人的关心也是一种压力,她早已体会。
许村村民如今多是靠自家做买卖赚钱,对着他们汤家诸多善意,在村里时,没人会说到甜甜头上。
“二姐,你先歇会,大灶今日吃羊肉粉,我给你下点面条,有干面条很方便的。”汤显灵炫耀自己做的干挂面。嘻嘻。
汤珍笑说:“不麻烦了,我也跟着一道吃,太久没吃羊肉粉今个闻见了还觉得香,你给我碗里放一勺辣椒油。”
“成啊。”
汤珍擦洗了手,看向大闺女,“你妹妹阿弟都想你了。”
“我也想他们。”汤甜甜说。
汤珍便顺势接话,说:“我这次在城里留两日,明日休息一天,后日就跟着车队回村,后头还有货呢,你看着……”
铁牛端着给二姐盛的羊肉粉出来,汤显灵手里拿了一盘烧羊肉——他喜欢肉多点,夫夫二人刚到院子,就听甜甜说:“娘,我不回去,我、我和周滨约好了。”
“???”
“!!!”
夫夫俩两脸震惊,铁牛端着的粉汤能洒出来,汤显灵不遑多让,要不是眼疾手快又是一碗红烧羊肉——太稀罕这碗肉了,不然指定听了甜甜说的话要碎了碗。
二人疾步到了桌前,先放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