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北京往事谈 > 第 27 章(第2页)

第 27 章(第2页)

名编剧的工作室在顺义,朱青和助手小五带上好茶和甜品前去拜访。在这之前,朱青把《不惑之年》的精神内核和主角性格设定等资料都发给两人,但见面寒暄,名编剧让她重新讲一遍。

朱青仔细讲了,在这过程中,她听出名编剧对项目极陌生,像没看过她发的资料。果然,名编剧喝着咖啡,全面否了项目构思,女主角四十岁的人了,还活得左支右绌,处处遭受狼狈事,这个人设太不真实。

小五傻眼了:“不真实?”

名编剧甲说也不能说特别不真实,生活里这种人也有,要麽不努力,要麽有性格缺陷。名编剧乙说,四十岁的人,入社会少说十几二十年,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稳定,会在意自己的形象,不可能滑头滑脑,女人那样不优雅不体面。

朱青直接说:“不好意思,我们这戏和两位老师的创作理念存在分歧。”

名编剧都惊住了,小五悄悄踩了朱青一脚,她在青芽图书就是朱青助手,每每有场面弄僵,小五都得冲上前找补:“我们朱老师没想过双方对同一个人物认知会有这麽大差异,想听听您二位的设定,两位老师不要介意。”

名编剧甲乙一致认为女主角得是中産以上,家庭丶子女和职场的问题必然都有,但不论是把重心放在哪方面,都比较俗,在同类産品都能见到,因此她们想探讨高级层面的问题。

小五一脸谦虚状,不时在记事簿上记几笔,拿给朱青看。在几行文字之间,她藏了几个小字:“为钱总想想。交给我。你去烧茶。”

名编剧甲说:“比方说,女主角是外企财务总监,工作游刃有馀,衣食无忧,但她始终放不下年少时的艺术梦想,业馀学画至今。因为天分高,接连获得几个有点分量的奖。如果你是她,你是继续做枯燥但收入高的工作,还是听从内心召唤,不忘初心?”

名编剧乙眼里放光:“对对对,选择物质还是精神,是全人类都在探索的问题,我们最後让她走上真正的艺术之路,这叫华丽转身!”

朱青平时表情就少,此刻更没反应,名编剧乙示意她吃甜品,轻言细语问:“是不是觉得太深刻了?但四十岁的都市女人不再有生存压力,她们一定会去思索精神层面的东西。”

名编剧甲手指扣桌,思索了一下:“你想要加点狗血的也行,女主丈夫是大公司总裁,当年和女主是大学情侣,人人艳羡,但一路走来,爱情变成亲情。丈夫气质身材都挺好,是人中之龙,手下小姑娘很倾慕他。小姑娘像女主年轻时的模样,丈夫渐渐有点心猿意马,但只是精神出轨,女主发现了,不相信啊,痛苦啊这些情绪都有,你看,这里边很多话题可以写,还能让观衆有共鸣。”

名编剧乙说:“这个设定我喜欢!这样让我们女主面临另一个难题,是放手成全,还是拯救婚姻?”

名编剧甲头一扬:“她可是个潇洒大方的女人,破碎的就不要,当然是一别两宽。”

名编剧乙笑孜孜:“故事最後给女主一个开放式光明结局,在异国画展上,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长久在女主作品面前驻足,女主正接受记者采访,无意中望过来,两人目光交汇。”

名编剧甲是个短发女人,像爷们似的拍拍搭档的肩:“我一说,你脑子里就有画面了。我觉得结局特别扣题,不惑之年,就该从容不迫,万事随心。”

小五急忙捧场夸两位编剧老师给出的角度让人耳目一新,她想都想不到,回去一定好好消化。名编剧甲注视着朱青:“你们钱总很看重这个戏,他说卫视也有兴趣,我们也感觉值得一写,但我们十几年前就不免费写东西了,需要我们先出个梗概的话,就先谈合同吧。”

朱青压根就不想合作,但原则问题得表态:“让人付出劳动,就得先预付费用,这个是自然的。”

小五说:“我们听说两位老师自己有合同范本,可以给我们看看吗?”

名编剧甲把合同发到朱青微信上,朱青仔细看条款,一般编剧只能签甲方提供的标准合同,但这两人编剧名作傍身,强势得多。

小五看完了问:“不知道两位老师现在的稿费标准是多少?”

名编剧乙说:“15个。”

“个”是影视业对“万元”的称呼,即为15万一集,小五语带歉意:“我们的预算差得远,两位老师,真的很抱歉。”

名编剧甲一怔:“你们钱总既然找我们写,应该知道我们的稿费标准吧?”

“我们钱总很尊重编剧老师,但这个项目是台里授权给我独立操作,按项目责任制来算,所以预算比较紧。”小五张嘴说瞎话,满以为她们不会再问,但名编剧甲说,“我们对这个戏比较感兴趣,肯定自己动手写,不带学生。”

小五露出抱歉的神色:“可我们预算的确太少了,说出来会辱没两位编剧老师,希望有再次合作的机会。”

名编剧乙皱起眉:“既然预算少,那你们跑来,不是浪费我们时间吗?我们手头有两个项目都等着提修改意见。”

朱青承受着对方的不满,一句话都没辩驳,小五一叠声地说着不好意思,跟她一起离开编剧工作室。

朱青向大老板汇报:“她俩在云端太久了,不能体恤民情了。”

公司承接了一部重大题材的年代剧,大老板在片场督战,回复道:“那就再找吧。”

当名编剧说出“四十岁还没成功是咎由自取”,朱青就在心里放弃她们了。出生在高塔,又一直处于高位的人,她们对社会的体察度,不会比上了十天班的基层公务员了解得更多。

小五帮朱青把骂名揽上身,对方只会嫌这两人不懂规矩,但公司层面没得罪她们。若是朱青自己找的编剧,就会直截了当指出双方创作理念不合,无法合作,但大老板很信任她,她不能不听小五的劝。

会面之前,朱青查过名编剧的履历,甲的父亲是着名导演,乙的父母是戏剧学院的教授,两人在英国留学时相识相交,当了二十几年的搭档。

这两位海归编剧有若干名作,是平台购剧的重要参考之一。丁盼兮很疑惑:“我看过几部,都特别假大空,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杨树说以国内崇尚名气的现状,有代表作能吃一辈子,那些小编剧未必需要这两人指导,但挂上这两人的头衔,搭班底找演员也容易点。

秦朗说:“她俩过得好,就以为全世界40岁女人不成功是不努力,建议她们不做策划时,去熟人公司上上班,拓展一下生活范围,别到处当老师开剧本会。”

自己所见即是世界的人太多了,杨树在青芽图书工作时,每当有谁诉诉苦,李伊梦总会跳出来问真的假的,她认识的人怎麽没这样云云。但偏偏是这样的人,占据了不错的位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