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北京往事谈 > 第 40 章(第2页)

第 40 章(第2页)

副教授找助手捋了方雯交的剧本线索,七改八改,东删西补,弄出五页A4纸。他强调中年女人的榜样是刘慧芳,这才是成功的路子,屏幕上出现中年女滑头绝不是创新,而是自掘坟墓。

安歌说自己也是投资人,不是存心为难编剧,但是按女主角现有人设,拍出来是渣女,要被观衆骂死。姚澈说女主角是基于真实生活撷取的典型人物,有现实性,跟渣这个词离得很远,而且她不赞成用“渣”这种字眼概括一个人。

副教授说有审查这道坎,国内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现实主义剧。会议室一时鸦雀无声,杨树沉默地翻看副教授的整改意见,女主角真善美忍,是伟大完人,她和配角们团结和谐,但看不到鲜活的人性,看不到碰撞抉择,它非常安全,但非常没劲。

公司明年又要做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剧,钱一诺去拜访历史顾问,今天的会议没参加,姚澈全权代表他:“所以安小姐的意思是再改改吗?”

安歌说是推翻重写,这戏从底子就错了,原着作者叶罗是作家,但她对于戏剧是外行,不能因为迷信她在文坛的地位,就直通通把原着原汁原味拍出来,得从时代角度诠释新女性。

副教授说自己接触的40岁女人如安歌者,在精神上都有大气象,剧本女主角却把自己生活的一方小天地当成全世界,营营役役,蝇营狗茍,不是独立女性的楷模。

助理说安歌近年来致力于女权发展,以她们所见,新女性虚怀若谷,责任感不比男人差,身体力行为女性发声和奔走。《不惑之年》理应写这样的女人,对女性群体有着刘慧芳对家庭的爱护和善待,而不是写她在生活里上蹿下跳,汲汲营营,那样格局太小。

一片死寂里,姚澈说话了:“几位老师说的那些女人,很让人尊敬,但那不是我们这戏想写的女人。我个人对已出的前十集剧本很满意,不准备让方老师对它动大手术,更不会颠覆性修改。”

安歌一怔,副教授也有点没想到的样子,他写过叫座的影视剧,安歌主演过几部国民度极高的电视剧,有代表作品和角色,但制片人竟然不买账。

安歌说:“我和刘导谈过,他很赞同我和王老师的意见。姚总和刘导聊过吗?”

姚澈说:“开会之前,我和卫视夏主任谈过,我们都认为方向是对的。”

安歌脸上有点难看:“姚总,我是女主,按现在的人设,我演起来很吃力。演员演她自己不信的角色,没法感染观衆。”

安歌是主演,还是投资人之一,明堂影业若和她解约,非常麻烦,但杨树听姚澈的意思,她不惧这麽干:“我会跟法务再谈谈细则,稍後跟您这边商量着来。”

话已至此,没法再聊了。安歌笑了一下,起身就走。副教授收拾东西,打着圆场:“叶罗是大作家,但普通观衆对作家不感兴趣,平时也不看书,老一辈作家跟不上形势了,姚总,别太迷信他们了。”

姚澈对他做个走好的手势,副教授跟上安歌和助理,姚澈助理把他们送出门。方雯有点呆愣,一场剧本会居然就这样结束了。她不是第一次经受制片人和主演兼投资人硬碰硬的局面,但这次,制片人站在她这边,没把她视为无关紧要的小卒子。

姚澈很懊恼,她跟安歌谈的那几次,她不是这样的,态度大变,大概是她看不懂剧本,手下的年轻人对剧本也没什麽见识,身边声音一多,无所适从,就找上她眼里的权威副教授了。人们总是更愿意听自己眼里权威发的话,但50多岁炮制行活儿的男人,对塑造40岁的底层劳动妇女能有几分正确认知?

杨树问:“她看不懂剧本?”

姚澈说看不懂剧本的演员明星大有人在,有些人连通俗小说都很理解吃力,比如某个一线花旦很崇拜她一个同为明星的朋友,就因为朋友能一部接一部地看网络言情小说,但一线花旦和很多同行都看不进字,只能请手下的人复述。

姚澈让方雯休息几天等消息,安歌当初主动参投,说明她看好项目,如今公司还未对外公布定角,法务可以和她签一份解除出演协议,保留她的投资权和优先回款,利益当前,一切都有得谈。

姚澈助理开车送方雯回家,姚澈去找法务起草解约协议,同时谈新任女主角。杨树在朱青办公室待了片刻,副教授说崇尚文学的时代过去了,但墙壁上的“百战归来再读书”如琢如磨。

回家後,杨树聊起会议室的风起云涌,牙医认为副教授那句审查论不对,国内编剧水平有限,没审查也写不出好东西,比如言情剧,总不至于触线吧,不也还那麽难看?杨树问:“你知道都市情感剧不让展现男女是同居关系吗?”

牙医一愣,丁盼兮回想起看过的剧,只有偶像剧能写点强行同居,都市情感剧里,男女朋友不论收入如何,都各自住在豪华地段的豪华精品房。

连住在一起的一个镜头都不能有,更妄论体现一点不一样的价值观,言情剧过审绝不比别的剧种宽松。杨树不喜欢网上一些言论,总有人说哪怕是言情题材,国産剧都干不过韩剧日剧,但被翻译和引进到中国,并被国人广泛知道的,都是精品。拿精品和国内被审查过的大路货比,有失偏颇。

牙医说:“伊朗审查也严格,可他们电影总拿国际大奖。”

杨树说:“我们也拿过国际大奖,早些年拿了,这几年依然拿了。”

秦朗立刻数出了好几部,杨树说伊朗电影是有好东西出来,但它们的电视剧,牙医能说出哪一部?牙医脾气好,被呲儿了也不在意,他看起来很喜欢和杨树探讨这些:“我们审查真那麽严?”

牙医虽然有点武断,但是请教的态度,杨树乐于解释。她拿经历的项目举例,也不完全只是审查问题,有些业内人士也让创作空间变窄了,比如安歌。如果制片人和导演都不压她,《不惑之年》按她的想法做,就变成烂剧了,等到播出来,她的粉丝和观衆会骂编剧乱写,骂导演,骂合作演员,却不知女主角本人就是罪魁祸首。

就算《不惑之年》拍成烂剧,对安歌也没有实质损害,她拿了片酬,上了卫视,还有接不完的新戏。方雯几次和安歌开会,安歌都说自己肯演《不惑之年》是明堂影业的福气,同龄青衣里演技好的没她红,红的没她演技好。

各家一边消耗IP,一边囤积IP,安歌跟《不惑之年》一拍两散,也许的确有数不清的角色等着她演,但像《不惑之年》这样跟她年龄和气质契合的女主角绝对很少,杨树笑笑,祝她好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