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揽着刘盈,冲他笑吟吟点头:“此物到底粗陋了些,不值一提,还请夏侯叔父笑纳。”
樊哙开怀大笑,他早已经顾不得刘元答应自己之事,他反驳道:“哪里就粗陋了?这铁疙瘩可太好了!”
事实上,所有人都很高兴,尤其是韩信和刘邦,他们最为清楚这马蹄铁的价值。
刘邦俯下身,双手按住了刘元的肩膀,十分认真地看着她,眼里似有泪光:“元,你很好。”
接着他便与樊哙、夏侯婴拉起手,三人又笑又跳,疯闹了好一阵子,鱼贯而出,去试验马蹄铁了。
看着远处刘邦三人轮流骑马、仿若孩童玩闹,刘元似乎也被这氛围感染,浅浅地笑了。
这一切都落在了韩信的眼里,他称赞道:“女公子好本事。”
他是真心称赞的,刘元却从这句话中品出了几分阴阳的意味。
她笑着凑上前:“是先生教得好。”
随即,她转身拿出了一个木盒子,上面还刻着暗纹。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2]
寥寥几笔,却飘逸出尘,正是兰花的纹路。
难为她费劲力气,找了个最好刻的花。铁匠打铁之时,她便在一旁刨木头。
韩信虽出身寒微,但却是满身傲骨,这倒也不难理解,哪个少年天才不曾有几分骄矜?
便是那西楚霸王项羽,再是刚愎自用,也不过是因为他的人生一帆风顺罢了。
韩信则是受尽了生活的苦楚,却依旧锋芒不改。
看着眼前的木盒子,韩信有些愣怔,随即便笑了——这种情况下,也难为她找得到。
韩信打开了盒子,里面装着一把剑鞘,还有些木屑,看得出来是新木头。
韩信联想到她手上的伤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心下有了计较,却还是看向刘元:“这是何意?”
少女的笑狡黠灵动,眼睛弯弯像极了月牙。
“拜师礼。”
“我亲手做的。”
恰在此时,跟下属争着骑马的汉王第一个跑进了屋,激动地抱起刘元就往天上丢。
刘元已经多年不与刘邦玩这种“抛抛乐”的游戏了,对此并不是很感兴趣。
“阿翁,我已经大了,你还是抱盈吧!”
刘邦转头又去跟刘盈嬉闹,却吓得刘盈哇哇大哭,还是夏侯婴将人带出去哄了一番,哭声才停下来。
刘邦用袖子擦了擦头顶的汗,笑得牙不见底:“元,你立下大功,寡人要好好赏赐你!”
终于等到了!
刘元笃定地说道:“听闻大将军正在‘申军法’,整肃军纪。”
“不知道这‘司械都尉’一职,我刘元,可当得?”
第5章
司械都尉?
这又是个什么官儿?好像是有些印象。
刘邦看向韩信,韩信近日颁布了许多军纪,他是知道的。只是这司械都尉,他却是不好贸然许诺。
他搓了搓手,将皮球踢给了韩信:“我这个主帅只是挂个名儿,还是要看大将军的意思。”
刘元笑了,这是不同意的意思吗?这就是她的老父亲,上一秒要“好好奖赏”,下一秒就翻脸无情。
她看向新出炉的老师,期待他能“任人唯亲”,看在这马蹄铁和剑鞘的面子上,给自己一个机会。
面对刘元期待的眼神,韩信不置可否,只道:“司械都尉一职,不是误打误撞做出马蹄铁便能担当的了。军有军纪,若如此草率便任用刘元,于理不合。”
樊哙瞥了一眼韩信,对此嗤之以鼻:“不过是个都尉,元想做,怎么就做不得了!”
你小子不过是芝麻大的功劳,都当上大将军了,这还不够草率吗?还于理不合。
夏侯婴看着手中的马蹄铁,也难得开口帮腔,他将马蹄铁递给刘邦:“大哥,这军中无人能做出这马蹄铁,元却做出来了。”
言外之意很明显,他也是支持刘元的。
二人齐刷刷看向老大哥,前两年一起偷酒打架,后来又一起入关。他们在刘邦面前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刘邦抓抓头,一面是新任用的大将军韩信,一面是颇有几分神异的女儿,还真是让乃翁为难。
昨日夜谈,他问策于张良、陈平。子房要他联合彭越、英布、韩信三大势力,陈平更是谏言,要他以“裂土封王”为代价,拉拢韩信,扭转眼下的败局。
是呀,他都要被赶回沛县老家了,哪里顾得上哄孩子?
瞄了眼镇定如常的韩信,不过是一瞬之间,他便做出了决定。这司械都尉,不能许!至少不该是自己来开这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