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鲁元公主的女儿 > 第20章(第1页)

第20章(第1页)

韩信听出来了她的言外之意:“有饭吃已经很好了,饥荒年间,多少人只能啃树皮。”

“但你还是莫要再做这汤了,毕竟不是人人像我一样能吃得下去。”韩信面色平静地将汤喝完了。

刘元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端正态度地说:“谨遵老师教诲,我定会努力,让百姓都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

“可是老师,裂土封王,战乱便不会停止。统一才是大势所趋。”刘元忍不住借着机会又开始劝。

“秦朝统一了,难道秦朝便没有饥荒吗?若我成为王,定不会如同秦王般暴虐。”韩信并不认同刘元的观点,“你有这时间,不如好好跟我学学兵法。”

“不日我们就要攻打魏王,你这司械都尉,也该恪尽职守。”韩信扔给刘元一卷竹简,打她自己去看。

“老师,这兵书是你写得吗?”刘元摊开竹简,越看越觉得神乎其神。

不愧是兵仙韩信,只可惜他写得兵书都失传了——甚至也有说法是只在汉朝皇室中传播,还有人说卫青和霍去病正是学了他的兵法。

众说纷纭,连刘元也无法判断,毕竟野史一向很野,而真正的历史可能比野史还野。

想想项羽的骑兵,再想想自己溃败的队伍。刘元感到一阵挫败,项羽的骑兵实在是太强了,也就蒙古巅峰时期的骑兵能与之媲美。

对呀,蒙古骑兵。她福至心灵,想到了著名的“曼古歹”战术。

曼古歹战术,也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成吉思汗正是凭借它,横扫欧亚大陆。

“老师,我想到了!”刘元兴高采烈地拉着韩信请教。

“先头的骑兵部队拿弓箭以疲敌。敌跑我打,敌追我逃。弓箭手后面是战车战马,横行直撞,彻底打乱敌人的阵脚。最后便是我们派去收割的步兵……”

“就是这样,老师,你觉得这法子可行吗?”刘元说得口干舌燥,眼睛却亮晶晶的。

她期待地看着韩信,却得到一句斩钉截铁的否定。

“这法子倒是可以献给西楚霸王。”韩信摇了摇头,“你自己想想,我们有这个条件吗?”

“怎么没有呢?”刘元不服气,“我们有战车,也有弓箭,还有战马!”

她这司械都尉可是尽职尽责,又在楚营进修了一番,刘元拍胸脯表示,这些她都可以做。

韩信见她这样,叹了口气:“我说得不是这些。”

“那是什么?”

“是人。”

第22章

人?

刘元想了想汉营里的散兵游勇,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单单是这第一梯队,就不好办。最前面的兵卒需要拿弓箭以疲敌,这需要他们有娴熟的骑射技艺。而最关键的“敌跑我打,敌追我逃”,则是需要他们的准确判断、快反应。

去哪里能找这样的将领?自己显然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九死一生从楚营跑出来,已经是殊为不易,她不是很想冲在最前面。

事实上哪怕她想冲,她的身体素质与能力,暂时也达不到要求。

刘元有些挫败,纸上谈兵容易,真安排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夏侯叔父车技好,倒是可以在第二梯队驾车,”刘元思索着可用之人,“至于第一梯队,灌婴如何?”

“孺子可教。”韩信终于是点了点头,眼中有欣慰之色,“你说得这排兵布阵的方法很好,但关键还在于骑兵。”

“项羽的骑兵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百,三万人便打败了五十六万联军。”

“所以,你明白要怎么做了吗?”

韩信温和地看着刘元,循循善诱着。他这弟子聪慧,一点就透,这几次下来,让他觉得,教学生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

“咱们去寻我阿翁,然后任用秦将,尤其是李必、骆甲二人,让他们当教头,为我大汉练兵。”

韩信嘴角勾起一抹笑,这是赞同的意思。二人一拍即合,马上便寻了刘邦。

谁不眼馋项羽的骑兵?刘邦也时常琢磨这事,听见刘元这番话,与韩信对视一番,当即便拍板同意。

“到底李必、骆甲是秦朝降将,让他们做左右校尉便是,让灌婴做中大夫令,带着他们秘密训练。”刘邦眼中闪着志在必得的光,叮嘱道,“元,你这兵法学得甚好,有乃翁的风范!”

“是老师教得好。”刘元对这夸奖很受用,嘴上却还谦虚着,“那……阿翁答应我练的兵,又如何安排?”

“寡人何时答应你的?”刘邦笑着捋了捋胡子,似乎是没想起来。

不会是想赖账吧?刘元犹疑地打量着刘邦:“亲父女,明算账。你说封我做长公主,给我最大的封地,折损的人手选最好的补上。”

“你想赖账?!”刘元一把拽住刘邦,眼中闪着势在必得的光。

“我穷。”刘邦耸耸肩膀,摊开手。

“阿翁,你是汉王!”刘元不为所动,继续拽着刘邦不撒手。

“汉王也穷,你给我些时间。”刘邦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挣脱了刘元的手。

“汉王可是答应我的,折损的兄弟都给我补上,我的骑兵可以自己练。大王一诺千金,手下的人才会信服,才能尽忠职守,否则这床弩,我也无法保证了,”刘元索性蹲在地上,不咸不淡地威胁道,“毕竟做弓箭*总是需要些时间的。”

“乃翁把这支骑兵交给你,如何?”刘邦想把地上的刘元提起来,失败后便蹲了下来,平视着刘元,“这下,汉王说话算话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