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鲁元公主的女儿 > 第90章(第1页)

第90章(第1页)

总不好考得越好,给得官位越高吧!

“根据考试成绩划分等级,再授予官职。当然,不能一下子就给他们高位,让他们先从郎官、县丞、文书吏做起,根据实际政绩,再行升迁。”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贫苦出身的学子,如何能考得过那些氏族?”樊哙叹了口气,“只怕连大字都不识得一个。”

就如同他一样,总是被夫人说没文化。

刘元盈盈一笑,与韩信对视一眼:“这就是我办县学的原因了。”

“科举好,但这是一条很长的路。”陈平探究地看着刘元,“长公主准备如何对待这天下的氏族?就如同在楚国这样吗?”

“初期可以保留少部分的察举名额,给高门世族一定的恩荫名额,让其在较低层级免试,同时逐步扩大科举录取比例,扶植通过科举上位的寒门士人,逐步替代旧的世族势力。”

听见这话,萧何点了点头,对刘邦夸了一句:“长公主想得很是周全。”

“何必这么麻烦,有不老实的,拉出去砍了便是。”樊哙冷哼一声,“早就看这些鸟氏族不爽了。”

“再说了,若是都凭科举做官,那叔叔伯伯们也不会答应的。”刘元试探着问。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考不上就是他们笨。”樊哙嗤之以鼻,“考不上便老老实实袭爵位,做什么官去祸害百姓?”

刘元不再说,而是与他们饮酒。

项羽就站在门外,他来寻刘元,给她新写的兵书,也没有人拦着他,便让他听见这样一番话。

论起打仗,他自认为不输任何人,但论起这为君之道,他似乎……不如刘氏。

只是刘元,贵族便是贵族,你这条路子,只怕走不远。到最后又能考出几个你想要的寒门呢?那些寒门难道不会被氏族拉拢吗?

*

翌日,张良问了冶铁工坊的位置,亲自去了一趟。

他在热得站不住脚的高炉房里,见到了张不疑。

张良险些认不出自己的儿子——张不疑黑了,瘦了,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见到张良,张不疑笑了,露出一口白牙:“阿翁,你专程来看我吗?”

他也曾想过见到张良时候自己会是什么反应,是要他好好看看自己的本事,还是要等他的一句夸奖。

但在长公主告诉他,张良已经到了下邳的时候,他压根没顾上想这些。

其实,他也隐隐想过,张良会不会专程来看他,但今天张良真的来了,他心里却没有那股子难受了。

“阿翁,阿弟比我聪慧,以后……留侯的爵位,你就留给他吧。”

“你这孩子,是不是还在和我赌气?”

“不是,我说真的,包括那位你想让我娶的女子,我也不喜欢。”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

“我想找个心里有我的,我想和未来的夫人,就像……长公主和大将军那样。”

张良愣了愣,迟疑片刻:“你长大了,你做得很好。”

张不疑不说话了,他等这句夸奖等了太久,以至于听见这话,下意识还是觉得不够真实。

“可我还是那个性子暴躁的我,阿翁,我从来没变过。”张不疑走到一片空旷的地上,“是长公主给了我机会,我会像您效忠陛下那样,永远效忠她。”

像张不疑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尤其是刘元将科举制在楚国推行的这几年。

在之后的几日里,张良、陈平、萧何去各个县学帮忙,刘邦自称没有学问,不愿意去学堂“误人子弟”,却不止一次带着酒去骚扰项羽,而后二人吵得脸红脖子粗。

吵着吵着,二人关系却变好了许多,虽然嘴上依旧是势如水火,但一切都与从前不同了起来。

送别刘邦一行人的时候,刘邦涕泗横流,刘元答应他过年便会回去看他们。

可这一回,便是五年。

*

五年后。

楚国的次举办了科举考试,阿丑的名字赫然在册。

这便是刘元所说得给她的那个“机会”,这一次,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又一次成为了楚国的官员。

虞姬与项羽的儿子名为项鼎,小名鼎鼎。鼎鼎平日是一个乖巧的小朋友,他最喜欢的人第一是虞姬,第二是刘元,因为刘元那里有很多新奇的玩具。

而项羽则是对项鼎鼎十分不满,因为他没有那份男子气概。

第二年,刘元与韩信有了一个女儿,起名韩嫣,这也是二人唯一的孩子。

吕雉将刘恒送到了楚国,交给了刘元夫妻二人教导。刘恒很是聪明好学,只有六岁的刘恒却已经会照顾嫣儿与鼎鼎了。

“刘元这丫头,答应乃公等她办完事情就回来,如今已经五年了,今年怎么也得回来了。”刘邦的鬓边多了许多白,这几年他的身体越不如从前,说话的时候嗓子都会带出痰。

“那科举,我瞧着不错。”吕雉的关注点不在这上面,她的脸依旧保养得宜,“这次元回来,就别让她再走了。”

“匈奴冒顿单于来得那封信,你没和她说吧。”吕雉瞪了一眼刘邦,“左右都是我们早就料到的事情,眼下不是和匈奴闹掰的时候。”

如今的大汉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百废俱兴,欣欣向荣。

不过是被匈奴嘲讽几句罢了,算不得什么。吕雉至今还记得刘元与他们说得“白登之围”,那时候他们面上没表现出来,其实心里都死死地记住了。

刘邦有些心虚地缩缩脖子:“没说,没说。乃公怎么会这般多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