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想杀范增,但也愿意给他个机会。若他不识时务,自然要杀,但若他真得顾惜自己的性命,就要拿出些诚意了。
“将人带回来。”韩信摆摆手,朝着陈贺喊了一声。
于是,不过顷刻间,灰头土脸的范增双手被绑在身后,面色赤红地被丢在了韩信、刘元身前。
见到此情此景,项羽突然就想到了曾经范增与他相处之时。
他的亚父,何曾这般狼狈?
只可惜,那时候,自己还不懂他。后来一次次放虎归山,坏了大好的局面,将这江山拱手相让了。
“你能答应我什么?”
“什么都答应。”范增连连点头,眼中满是乞求。
他知道,韩信没有就地杀了自己,一是为了不断加深他被丢在树林中的恐惧感,二则是给他最后一次求饶的机会。
就在刚刚,范增想明白了,他还没过七十岁生日,他还年轻,他不能死。
如今就在楚国,若是没有他范增,只怕刘元与韩信都难以掌控那些豪强与乡绅。
韩信作为空降的异姓王,必须快掌控局面。他选择“行县邑”而非在都城号施令,说明他明白实地考察比文书政治更有效。
二人直接巡行所辖郡县,一来可以熟悉各县情况、二来可以震慑旧势力。
而这两人,全无治国的才能,不过是依靠大将军的军威和长公主的声望,勉强维持控制局面罢了。
“当真什么都愿意做?我要你做的事情,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觉范增在走神,刘元又一次提醒,“或有性命之忧。”
那范增还能怎么选呢?
若是他退缩一点,只怕马上就会被丢到林子里。
“老夫不怕,我范增,什么都能做!哪怕你要我去打仗,我也别无二话!”
韩信摇了摇头,冷眼看着范增:“我对士兵还是有些要求的,这点你大可放心。”
范增气得脸红脖子粗,他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他还看不上自己这个顶级谋士了?
那毁掉敖仓粮道的法子可是他想的,还不是急得刘邦他们团团转?
“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刘元笑着说,“本宫有意在都城下邳办一所学堂,如今还缺几个先生。”
范增的关注点在于学堂。
诸侯王通过察举、征辟笼络人才,与地方豪强形成利益交换和权力分享。
如今楚国官员位同虚设,各方势力交错,这学堂莫非是为了……选拔人才而设立?
范增跪在地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微笑。
与世家大族周旋,这活儿他熟悉!
萧何能选拔那么多的人才,没道理范增不行。
“长公主放心,老夫定要为你选出贤才。”范增很想拍着胸脯保证,奈何他手被绑住,现在动不了。
“不是选出贤才,而是培养人才,”刘元纠正道,“你要的做的就是教授给他们本领。”
范增恍然大悟,刘元这是要培养那些豪强与乡绅,让他们能够具备官员应有的能力啊!
只是,这些人哪里会明白长公主的用心?
这学堂只怕办得不容易。
“那些公子们,未必愿意好好学。”范增嘟囔着,眼神瞄到了韩信,立马换了说辞,“但那是没碰上老夫!”
“我范增,最喜欢教书了!”
刘元命人给范增松了绑:“希望你记住今日之言。”
谁说一定是公子?
谁说学子一定要有背景?
甚至……谁说这些人一定要有基础?
他们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天赋、有毅力,或者有一颗向学的心。
这一切,范增浑然不知,正沉浸于自己的构想之中……
第85章
刘元、韩信就这样在楚国的郡县绕了一圈,浩浩荡荡的队伍吸引了楚国百姓的目光,更引起了楚国各个势力的关注。
刘元来到了半新不旧的楚王宫,感觉比公主府差远了。
“传本宫旨意,叫昭、屈、景、项四家的人,今晚前来赴宴。”
项氏家族在楚国经营多年,旧部众多,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撼动的存在。刘邦让韩信统治楚地,本就是利用韩信的威望来震慑和消化项氏势力。
楚地有许多老牌贵族,如昭、屈、景这样的显赫大族,这些家族虽经秦末战乱削弱,仍有相当的宗族势力,对楚地的统治更是至关重要。
韩信有些不满,抿了抿干燥的唇,满眼不赞同:“一路舟车劳顿,你该歇息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