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日清晨,华贵妃正在佛堂诵经祈福,翠微急匆匆跑来:"娘娘!边关急报!"
华贵妃手中的佛珠"啪"地断开,珠子滚落一地:"出什么事了?"
"不是二殿下。"翠微连忙解释,"是太子殿下让奴婢来请娘娘,说是边关军情有变。"
华贵妃匆匆赶到御书房,只见官家和赵昉面色凝重地站在地图前,几位重臣也在低声讨论。
"爱妃来了。"官家扶她坐下,"刚接到战报,西夏军队突袭我军前锋,双方已经交上手了。"
华贵妃手指紧紧攥住衣袖:"那昕儿"
"二弟在后方大营,暂时安全。"赵昉安慰道,"狄将军早有防备,我军并未吃亏。"
然而,三天后传来的消息却让整个皇宫陷入紧张。西夏主力突然绕过前线,偷袭后方粮道,赵昕所在的大营也遭到袭击!
"官家!臣妾要去边关!"华贵妃再也坐不住了,"昕儿若有闪失"
官家按住她颤抖的肩膀:"爱妃冷静。最新战报说袭击已被击退,昕儿安然无恙。"
华贵妃泪如雨下:"臣妾不该答应让他去的"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跪在门外:"启禀陛下,二皇子殿下亲笔捷报!"
官家连忙接过信函展开,看着看着,脸上渐渐露出惊讶之色:"这这"
"官家,到底怎么了?"华贵妃心急如焚。
官家将信递给她:"你自己看吧。"
华贵妃颤抖着接过信纸,只见上面是赵昕熟悉的笔迹:
"父皇母妃容禀:
儿臣无恙,请勿挂念。前日敌军偷袭,儿臣见粮草危急,想起狄将军平日教导,遂率三百精骑绕道敌后,烧其粮仓,迫其退兵。此战我军大胜,歼敌千余。狄将军已为儿臣请功"
华贵妃读到这里,已是目瞪口呆:"昕儿他竟然"
官家却突然大笑起来:"好!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赵昉也露出欣慰的笑容:"二弟果然没有辜负期望。"
华贵妃又是骄傲又是后怕,眼泪止不住地流:"这孩子这孩子"
一个月后,边关战事平息,西夏遣使求和。大军凯旋之日,整个京城张灯结彩。华贵妃早早地就站在城楼上翘以盼。
终于,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大军旌旗出现在远处。华贵妃一眼就看到了骑马走在狄咏身旁的赵昕。他穿着银色铠甲,身姿挺拔,眉宇间褪去了稚气,多了几分坚毅。
"母妃!"赵昕也看到了城楼上的华贵妃,兴奋地挥手。
入城仪式结束后,赵昕迫不及待地跑到华贵妃面前,单膝跪地:"儿臣回来了!"
华贵妃一把抱住儿子,泪水打湿了他的肩膀:"瘦了也黑了"
官家笑着扶起母子二人:"好了,回宫再说。今晚设宴,为我们的少年将军庆功!"
当晚的庆功宴上,狄青详细讲述了赵昕的英勇表现,满朝文武无不赞叹。赵昕却谦虚地说:"都是狄将军教导有方。"
宴席散去后,一家人难得团聚在御花园赏月。赵曦缠着二哥讲战场见闻,赵昉则询问军务细节。华贵妃看着儿子们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
官家轻声道:"爱妃现在可还怪朕让昕儿去边关?"
华贵妃望着正在比划战斗动作的赵昕,轻叹一声:"臣妾只是突然觉得孩子们长得太快了。"
官家握住她的手:"是啊,他们都长大了。昉儿能替朕分忧国事,昕儿有了将帅之才,就连曦儿"他看着正试图偷喝酒却被赵昕拦住的小儿子,不禁失笑,"曦儿也懂事多了。"
月光下,赵昕走过来,恭敬地行礼:"父皇,母妃,儿臣有一事相求。"
华贵妃心头一跳:"又有什么事?"
赵昕认真道:"儿臣想正式拜狄将军为师,专心学习兵法武艺,将来为我大宋镇守边关!"
华贵妃看向官家,官家沉吟片刻,点头道:"准了。不过"他严肃地补充,"必须先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赵昕欣喜若狂:"谢父皇!"
喜欢从知否到清平乐,华妃她杀疯了请大家收藏:dududu从知否到清平乐,华妃她杀疯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