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见桓散之依旧一知半解,门弗隐便换了个说法:“屠户那张旧皮用了太久,快不中用了,恰巧你们今夜打草惊蛇,他便循着人气,冒险来此处扒皮。”
&esp;&esp;此事怪她自作主张,桓竟霜有些心虚:“方才的纸人……”
&esp;&esp;门弗隐:“纸人就是屠户。”
&esp;&esp;丛不芜:“纸人就是蚂蚁。”
&esp;&esp;他二人异口异声,语调却一般无二,此等默契,绝非一朝一夕可成。
&esp;&esp;桓散之听在耳中,愈发觉得他们之间气氛奇特。
&esp;&esp;门弗隐面色如常——这也没什么稀奇,他的脸皮一向很厚,他问丛不芜:“蚂蚁找过你?”
&esp;&esp;丛不芜本不想作答,但眼下敌在暗我在明,设法破局才是火烧眉毛的要紧事。
&esp;&esp;“嗯。”
&esp;&esp;入境不久,一只蚂蚁曾在丛不芜脚边行过;
&esp;&esp;今夜入房时,房门前又有一只蚂蚁在丛不芜脚边行过。
&esp;&esp;这些蚂蚁,是在找皮。
&esp;&esp;丛不芜曾在寻找境眼时遇到一个枯瘦青年,起初她以为青年是抬轿的蚂蚁所化,现在想来,是她一叶障目了。
&esp;&esp;青年形销骨立,只有手臂肌肉饱满紧绷,自然常年使用臂力劳作,他本该变作纸人乘轿出境寻找新皮,但被丛不芜撞见后,便藏了起来,没有上轿,几只腰系红绦的蚂蚁只得抬起空轿徐徐而出。
&esp;&esp;不,他不是故意藏起来,而是找到了心仪的人皮。
&esp;&esp;那个青年,就是经久手握大刀剁肉的屠户,也是急于求皮的红眼纸人。
&esp;&esp;种种事端相互勾连,丛不芜顺藤摸瓜,疑窦顿解。
&esp;&esp;纸人斗胆偷盗她的银簪绝非巧合,没有人皮的鬼会附在纸人身上,出境寻找相貌端正的崭新人皮,靠偷窃引人入庙。
&esp;&esp;纸人非人非物非仙非鬼,蓬莱又是仙人造境,纸人只有乘轿,才能出入境中。
&esp;&esp;但人却不用。
&esp;&esp;所以她才轻易掉落蓬莱境中,一切的一切,都不是误打误撞,而是纸人的请君入瓮。
&esp;&esp;可境中纸人甚少,可见纸人数量有限。
&esp;&esp;丛不芜猜想,也许无皮鬼魂只有短暂的时限可以附身在纸人身上,时日一长,鬼力渐消,鬼魂就连纸人也难以操纵,只能退而求其次停留在蚂蚁的躯壳之中。
&esp;&esp;桓竟霜听了一会儿,发觉境中的蚂蚁的确不少,不由拧眉道:“不曾想,此境竟然是个蚂蚁窝。”
&esp;&esp;“这个造境的阮公,一定很喜欢南柯太守传。”桓散之长吁一声。
&esp;&esp;一弟子询问道:“道祖,前辈,适才我只觉灵台空空,一丝灵力也无,不知与这纸人是何关联?”
&esp;&esp;丛不芜却说:“是因为你听了那首童谣。”
&esp;&esp;几人相顾无言,不约而同想到了罗红石的兔子花灯。
&esp;&esp;桓竟霜疑问:“罗红石也是鬼?”
&esp;&esp;丛不芜捡起地上一片小小的纸人,它再也不会攀住人的手指,也不能再被人拎着胳膊打悠悠,“它才是罗红石。”
&esp;&esp;丛不芜一边说着,一边伸手点了点它的脸。
&esp;&esp;纸人装死半天,还是没躲过丛不芜的慧眼。
&esp;&esp;一张圆脸上又长出三个圆圈儿,两只眼睛眨呀眨,看起来可怜又可爱。
&esp;&esp;丛不芜却软硬不吃,揪住它的脑袋问道:“我的银簪好看吗?”
&esp;&esp;纸人能屈能伸,忙不迭地点头。
&esp;&esp;门弗隐不动声色侧目,看着丛不芜空无一物的发间,暗自叹了一口气。
&esp;&esp;“早夭的孩童怨气更重,罗红石能附身在纸人身上的时间更长,于是,她就成了经常外出引诱人的‘伥鬼’。”
&esp;&esp;丛不芜张开手掌,纸人这会儿又不怕她了,借力一跃,翘着两条短腿坐在了她的肩膀上。
&esp;&esp;桓散之问道:“那她是什么时候留在我们身边的?”
&esp;&esp;丛不芜:“我猜,是你们出门去屠户家的那一刻起。”
&esp;&esp;纸人骄傲地抬起圆润的下巴,以示赞同。
&esp;&esp;房中愁云惨淡,“此境无比凶险,如果失去术法,我们恐是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