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辣了歇不歇晌的他不知道,他只知道,……
无论哪一种,都得在小作坊收了簪花的基础上去结钱,若是做出的簪花小作坊不收,谈再多都无用。
青木儿记得那块板上的簪花,他卖簪花这麽久,做过的样式有很多,真正挂到板上的却只有不到十种,可见这簪花不易做。
“若是你家不收的簪花,我们可还能继续卖?”青木儿问道。
“不收的簪花你可以自行买卖,这个同我家小作坊无关。”管事说完,补了一句:“不过我家收了的簪花,你不可再自行买卖,这算我家独有的。”
“这是自然。”青木儿也知这个理儿。
至于选哪一种结钱方式,青木儿还有踌躇。
获利高的,风险大,兴许做几个月都未必能挣几文钱回来,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比较平稳的,还是第一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簪娘们为了维持生活,也只能选择这一种,但这上限低,无论簪花卖得多好,统统与簪娘们无关。
管事见他犹豫,笑了笑:“若是拿不定主意,可回家再想想,现下不着急,想清楚了再过来便是。”
青木儿皱了皱眉头还未说话,赵炎便转头对他说:“不用担心,只管选你想做的。”
青木儿闻言,看了赵炎一眼,赵炎眼里是对他全心全意的信任,他深知,无论选择哪一种,赵炎都会在他背後撑着。
“第二种。”青木儿不再犹豫。
管事颇为意外地挑了挑眉,看青木儿的眼神没了之前的散漫,他以为这般不懂生意的小哥儿,会和别的簪娘一般,求个平稳,却没想到这小哥儿如此大胆。
青木儿选这个,不是没有深思,他想,就算他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没有获利,也还有赵炎在,而且,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他不相信自己做的簪花挣不到钱。
这几个月来他每日上镇上卖簪花,卖得再少,都不曾空手而归。
更何况,他除了和小作坊合作,也还能自己做簪花卖,两头都不耽误,左右就是辛苦些,而他最不怕的,就是辛苦。
管事的去前院取了两份契书回来,青木儿不识字,拿着两张纸如同天书一般,一头雾水。
好在赵炎懂,赵炎在师傅那学了不少东西,寻常契书他都能看懂,他仔细看了两份契书,没发现什麽纰漏,上面列举的亦是方才说过的结钱方式。
管事接回两份契书,拿起毛笔问道:“小哥儿是哪里人士?姓甚名谁,家住何地?”
“我……”青木儿刚开口,忽然想到自己是从梅花院逃出来的,他总不能说自己是上河县人士。
他後退了一步,拉了一下赵炎的衣袖,小声说:“阿炎……”
管事久不听到回话,疑惑地擡起头,赵炎说:“吉山村赵炎,这是我家夫郎,写我的名字亦可。”
多得是簪娘簪郎来签契书,写的是自家相公的名字,管事见怪不怪,问清了名字是哪个字,便在契书上一一写下。
赵炎签了字按了手印,契书一人一份,各自收好。
青木儿把契书小心叠好,放进袖袋里,问道:“我何时来送簪花?”
管事的带他们去前院,边走边说:“都成,何时做好了何时送,多得是签了契书又不做的人,不过你手艺好,若是能每月送来,定不会少挣。”
张头拖着一个箩筐等在前院,见到管事走来,丢下一句“都在这儿了”,便转身回房去了。
“这些通草纸和染布足够你做二十朵简单的,十朵复杂的簪花了。”管事把毛笔插入头发里,脚踢了一下箩筐:“往後每月都有这麽多领,不花钱,就看你能不能做出好东西,若是三个月都做不出,那这可就没了。”
赵炎把箩筐里的东西倒入自己带来的箩筐里,这点东西,都没有箩筐重。
青木儿看了一下箩筐里的东西,说:“方才说的五百朵簪花,我也要买。”
“你好好做方才说的簪花足以,如何还要费心思去街市卖簪花?”管事说:“别看这活儿不重,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怕是要花不少心思。”
青木儿摇了摇头说:“既然都能做,自然两边都不能耽误。”
“木儿。”赵炎一听便知小夫郎在想什麽,他担心小夫郎为了簪花熬心血,熬坏了人可就得不偿失了。
“管事的说了何时都能送簪花,时间充裕,我做慢些便是了。”青木儿仰头看他,柔声道:“阿炎,我不会累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