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金兰篇(十一)前夜
一位身着素色僧衣的年轻尼姑正静静地跪坐在她身前,面容沉静,动作轻柔,正专注地为她整理仪容。
她容貌清丽,双眸清澈明亮,神色又十分温和,似乎不管处于何种境地,都有一种安然之态,像一朵盛开在尘世之外的白莲,在这混乱的场景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见她醒了,尼姑收起了手里的丝绢,她低头思索了片刻,又解下了自己身上的披风,轻轻地搭在了秋荷身上。
随後,她双手合十,微微低头,庄重地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转身欲走。
只是,她并没有站起来。
秋荷眼中显现出了惊愕的神色,她这才发现,这位尼姑方才并不是跪坐在雪地中,她单薄的衣服下摆空空荡荡,根本就没有双腿。
她拾起了方才置于一旁的木质手杖,慢吞吞地向前挪动,方才类似踩雪一般的丶沉闷的咯吱声,再次响了起来。
秋荷挣扎着坐了起来,声音嘶哑地开口叫她:
“师父,你等一等!”
尼姑的动作一怔,回过头来。
秋荷踉跄地膝行着向前,又“噗通”一声,跪在了尼姑的身前。
“师父,敢问您来自哪个寺庙?”
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和乞求,令人不忍卒闻。
“我不想回去了,我跟着您出家,您带我走吧。”
尼姑似乎没有太大的意外,只是神色平静地看着她,淡淡地开口,声音温润:“你真的想好了吗?”
秋荷用力地点了点头,眼泪扑簌簌地落下:“就是回去,也迟早会被折磨死。”
“阿弥陀佛,”尼姑的声音和缓地响起,“跟我来吧。”
因为没有双腿,尼姑的行动非常缓慢,秋荷脚步轻缓地跟在她身後,双唇紧闭,一言不发。
二人在山林中穿行,不多时,眼前就出现了一座小小的寺院。
那庙看上去极为质朴,斑驳而沧桑,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露出下面腐朽的木梁。但在冬日的山林里,它却散发着一种守望般的安详与宁静。
在距离小庙几步远的地方,尼姑停住了脚步。
“就是这了,”她说,“去吧。”
秋荷一怔:“师父,你不进去吗?”
尼姑摇了摇头,算是回应,随後道:“庙中还有其他的女子,你们便互相作伴,在此处暂避吧。”
说罢,她缓缓地背过了身去。
可就在尼姑欲行之际,她却又似心有牵挂般,微微擡起头来,目光投向顶上灰白色的天空。
天空被阴霾所笼罩,毫无生气,却又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
雪花轻柔地落了下来,落在她单薄却坚韧的肩膀上。
“冬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她喃喃道,不知道是在对秋荷说,还是对自己说。
秋荷知道,还有无数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女子,在煎熬中等待那双助她们脱离深渊的手。
而这位尼姑要去做的,便是救她们于水火之中。
她动作缓慢地离开了这处风雪中的避难所,如来时一样,身体微微前倾,艰难而蹒跚地移动着。她腿上的伤口经受了长时间的严寒和摩擦,不知何时已经再次裂开,鲜红的血迹在她身後的雪地上,开出一朵朵炽热的红莲。
秋荷抿了抿唇,下定决心一般,三步并作两步向她奔了过去,在她面前矮下了身子。
尼姑一怔,顺着秋荷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自己腿上的伤口不知何时裂开了,自己却因为令人麻木的寒冷迟迟没有察觉。
她下意识地向後一缩,似乎是想要遮住自己丑陋可怖的伤处。
可秋荷却伸出双手,极为珍重地捧起了她的断腿,像是在对待什麽稀世罕见的珍宝。
秋荷解开了自己的腰带,“嘶拉”一声,从自己唯一干燥清洁的里衣上扯下一块布料,轻柔又利落地将她的伤口重新包裹了一遍。
尼姑脸上错愕的神情只是一闪,就消失了。
等到秋荷包扎完,尼姑双手合十,向她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