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家人凑在一起吃饭,谭明珠苦思冥想了半日,终於想到一个可以补给的好法子,这法子还是她曾经在茶楼听书时,听到的一则故事。
「哥哥,咱们这次再出发得换个方法,不能如同朝廷的军队那般大张旗鼓的走。」
众人正在吃饭,闻言也都停下动作看着她,好奇这个曾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丫头,如今想到了什麽好法子。
她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我看过去了,咱们现在的钱粮也只够再往前走十天的,这战事若但凡拖延几日,别说打仗,对方就是关上城门拖几日咱们也得四散而逃。」
这也是这两日谭泽和赵青山最头疼的地方,他们经费不足原以为占领康桥城,会有些收获,但万万没有想到,康桥城的知府竟然还卷着钱从他们眼皮底下跑了,这让谭泽十分挫败。
说起来这个,赵母倒是看得开,「这已经不容易了,你们从西南一路过来,召集了这麽多的人马,泽儿也是第一次带兵,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这也是好事儿,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你们日後也会更加周密。」
对此最後众人十分赞同,作为一个没上过战场的文人,除了纸上谈兵第一次独自一人带着几万人的队伍,从西南一路来到康桥城,这一路的艰辛无法想像。
自幼失去娘亲,稍微懂事一些就帮着爹爹照顾妹妹,除了读书他没有更多的事儿做,人际交往也嫌少参与。
那颗心早就变得冷淡麻木,如今收到周围人的关心和安慰,谭泽心里反而有些说不出的别扭,更多是不适应那颗心升起的暖意。
他赶忙转移话题,「明珠既然这样说了,自然是有什麽想法,不如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讨一下。」
自己想的时候那自然是雄心万丈,可这会儿要当着大家伙的面说出来,她又开心有些紧张。
担心哪里没有想到反而说出来惹人笑话。
赵青山看出了她眼神里的忐忑,给她倒了一杯茶,「大胆的说即便有什麽不足之处,我们也可以一起商议查漏补缺。」
谭母和赵母也鼓励的看向她,在大家的鼓励下谭明珠看着自己想到的样子说出了计划。
「我记得爹爹曾经说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如此咱们便先动粮草。」
可眼下义阳军根本没有什麽粮草,又要让什麽先行?
她继续说道:「现在康桥城是咱们的阵地,往小了说不能让义阳军没有粮,往大了说不能让康桥城没有粮,但咱们不能再城里采买,每家粮行总共就那麽一点,买空了老百姓又要怎麽办,物以稀为贵,到时候城里的粮自然是要涨价的。」
的确是这样,最近为了粮草的事儿,赵青山也走寻了好几家粮行,从远处调粮自然是来不及,眼下有的也不能买空,正为这件事儿着急呢。
谭明珠见大家听得认真,越发有信心,「於是我开始想,咱们没粮对朝廷有利,康桥城没粮对秦川城有利,那麽什麽对眼下的咱们有利,只要准备好咱们随时都要去和秦川城对阵,那麽自然是秦川城无粮对咱们有利,趁着哥哥现下阻断了通往秦川城的战报,咱们不如分成几个商队,潜入秦川城!」
第64章
天不亮,城门比往日开的早了许多,一个百馀人的商队匆匆出发,他们赶着牛车和骡车一脸着急,甚至车队的箱子和麻袋上都带着刀剑留下的痕迹。
他们狼狈匆忙的跑向秦川城,与此同时康桥城的城墙之上,竖起了义阳军的大旗,自此义阳军声势浩大的占领了康桥城。
秦川城中,几个商队正在采买,他们带着大量的水产鱼虾来到城中,用低价卖给了城中的酒楼和商贩,拿到钱财之後带头的人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大肆购买当地的粮食和盐。
他们像是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乡巴佬,看着那些秦川城中随处可见的粮食蔬菜,新奇的像是看到了珍宝。
更有一队商人由一个女人带着,穿着十分怪异像是西域来的,说着大家听不懂的话,愣是将秦川城最廉价的薄棉布认错蚕丝布,大手一挥就收走了两车。
这可把城里的商人们都开心坏了,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样平平无奇的一天,竟然还能遇上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傻子。
不少人都期待着他们别急着走,他们都已经准备再去进货了,瞧着他们这车队还有馀地,再采买些也是足够的。
谭明珠穿着一身仿制西域的衣裙,这还是根据赵青山的描述,谭母和赵母连夜赶制出来。
若是西域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四不像,可蒙一蒙秦川城的人足以。
手里的银子像流水似的花光,看着钱袋空了的那一瞬间她也不由得心里有些慌,可事情都到了这个时候,就必须按照商议好的进行。
「出发!我们该回塔塔部落了。」
她故意的大声对着身後的车队说道,车队的人单手按在胸前行礼,「遵命少主。」
秦川城的人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儿,都觉得新鲜看热闹似的打量着那一车队,不少商家闻言都有些可惜。
也有懊恼自家货物不齐的,白白错失这样一个冤大头。
一个百馀人的商队,谁又会在意出城的时候有没有少十几个人呢,商队顺利的离开了秦川城,大春和大牛都在车队里,就连秦三也跟在谭明珠的身边。
一行人按照计划好的路线,头也不回的朝着京城的方向东边走去,直至一处山坳的官道上,车队一改路线绕到了秦川城的北侧,这里地势高峻,刚好可以眺望秦川城。<="<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