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的影子掠过明思堂。
丹红的日光照耀大院,数百几案在砖石地面之上横纵铺开。
泱泱学子站满阁楼的回廊,在青砖黛瓦之间像海浪一般起伏的读书声中,望着平时站在讲台之上手执戒尺的老师身着统一的学士襕衫按序入考场。
经过为期两月半的铺垫,连华在景灵园与李契谈论的第一步动作拉开帷幕。
辰时,堂上红旗挥舞。
文吏发卷。
凡祭酒以下教学人员皆列于考试座位的左侧恭候。
——“主考官入座。”
——“副考官入座。”
正堂走出三人。
李契穿红花金条纱衣,戴进贤冠,佩剑;
柱国萧石一袭紫袍手执拐木立在左侧;
国子监祭酒陆虞立在右侧。
三人入座之后,潘旭作为出题主官,站在堂上叙说考场布置。
“本次考试按分科制进行,经义科为左数一到七列,词赋科为八到十列,律科医科等为右一列,题由文兴阁编制,卷由国子监印刷,总成题卷当由太子殿下和陆祭酒共同确认,萧柱国旁监。”
文吏端上试卷。
李契阅览过,拿起案上的一枚刻有阳纹的金鱼符,交给潘东阳。
陆虞连忙放下题卷,拿起自己面前的那一枚刻阴纹的金鱼符。
李契道:“陆祭酒,你好像都没有认真看卷子,可要小心些。”
李契话音低沉平稳,不怒而自威,竟压得年长一辈的陆虞手指发抖。
陆虞道:“看,看过了。”
潘东阳一只手拿一枚金鱼符,走到柱国萧石的面前,慢慢合拢。
阴阳相合,完整无缺。
萧石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符合。”
全场行礼。
韩双宏为监考主官站在阶下,手执金杵听令。
李契道:“开始。”
韩双宏敲响金铃。
全场入座开考。
*
明思堂几百文士奋笔疾书之场景蔚为壮观。
连华坐在不远的藏书阁上,轻摇折扇,邀请一人与他凭栏同望:“萧大人,无关之人不得进入考场,恕怜玉只能请你在此观阅。”
萧岑的绛紫官袍在风中微动。
“这考试能踏实平稳地办下来,背后不知要花多少功夫。”萧岑道,“萧某离开东宫之后唯一的挂念就是改革,今日见有你辅佐殿下前行,实在欣慰。”
连华笑了笑,似云锬风轻,心下却着实为萧岑的这番胸襟感动。
二人从环廊走进楼中饮茶。
连华把笔试细节说与萧岑。
也是这时起,他与萧岑之间以字号相称。
萧岑道:“说起来,我只知道你姓冷名奕,未曾闻字。”
连华平和笑道:“冷奕,字云之。”
小时候都叫乳名,外人从不知连安为他取过字,所以他想说出来也没有问题。
哪知萧岑听到,竟面露惊异之色。
“是哪个云哪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