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他们如鬼魅般无声无息潜入宋军腹地。
倏忽间,水师大营内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
正是阿术铁骑突袭所致。
蒙古骑兵如狼似虎,长刀如秋风扫落叶般挥舞。
营中宋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顿时溃不成军。
阿术冷眼旁观,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笑意,眼中尽是算计之色。
眼见蒙古骑兵在宋军后营肆虐,火光四起,宋军阵脚大乱,他心中暗喜:“若能趁此机会撕破宋军后方,前线防御便如土崩瓦解。到时,蒙古大军水陆并进,夹击之下,汉水防线必将化为乌有!”
就在他暗自得意之时,忽然烟尘中杀出一道身影,快如闪电,一员大将如天神般从天而降,手中钢刀挥舞如风,刀光寒芒逼人。
阿术定睛一看,心中猛然一沉:“郭靖!”
阿术见郭靖如砍瓜切菜般,手起刀落,片刻间又将数名蒙古骑兵斩于马下,鲜血染遍战场。
他心中怒火翻腾,眼见自己的精锐在郭靖面前犹如草芥,心中怒不可遏,战意激昂。
他素来骁勇无畏,岂能容得对手如此肆虐?
阿术胸中怒火烧得越发炽烈,双腿一夹战马,马蹄翻飞,直如雷霆卷动尘土,朝着郭靖疾冲而去。
手中弯刀高高举起,锋芒闪烁,刀光犹如匹练,破空而来,势若猛虎扑食。
他怒吼道:“郭靖,受死!”全身力道凝聚于一刀之上,毫不畏惧郭靖的威名,誓要将这名中原大侠斩于马下。
郭靖正杀得兴起,忽听身旁一声厉喝,循声望去,只见一员虎将策马疾冲而至,威风凛凛,刀光闪动如匹练,杀气腾腾。
郭靖目光微凝,见此人气势非凡,显是这支蒙古骑兵的首领,心中暗道:“好!擒贼先擒王。”
阿术手握弯刀,策马如风,气势如雷,直冲郭靖而来。
他的刀法凌厉刚猛,刀锋所指,带着撕裂空气的呼啸声。
郭靖不敢小觑,身形一转,手中钢刀迎上,瞬间两刀相交,火花四溅。
阿术虽未曾与郭靖交过手,但他身为蒙古大将,武艺不凡,连斩数刀,刀刀逼命。郭靖暗自称赞此人勇猛,但并不慌乱,身形如风,连挡数招。
几招过后,郭靖忽然一声低喝,手中钢刀骤然加速,刀势如山崩地裂,凌厉无比。
阿术手腕一麻,虽奋力抵挡,但终究不敌郭靖的力道,被震得弯刀脱手,整个人连人带马被郭靖一招击退。
阿术从马上翻落,重重摔在地上,虽然狼狈不堪,却仍试图挣扎着起身。
郭靖眼中杀气一闪,正要上前补上一刀,将其彻底了结。
忽听一声低沉的呼啸从远处传来,夹杂着一股凌厉劲风。
郭靖心中一凛,猛然抬头,见一道金光闪电般向他袭来。他反应迅速,手中钢刀横扫而出,狠狠迎了上去。
“铛!”钢刀与那金色物体猛烈相撞,火花四溅,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郭靖只觉手腕一麻,内力澎湃如潮水般涌来,整个人被震得连退数步,脚下在地上犁出两道深痕。
郭靖抬眼望去,只见来人身材魁梧,面容威严,身披一袭藏僧袍,手中握着一柄金轮,轮身闪烁着金光,映得他目光如电,透出一股摄人心魄的凌厉气势。
此人未曾开口,已让周围空气隐隐凝滞,令人不寒而栗。
郭靖心中一凛,暗自提气,面色却毫无波动,心中早已认出此人正是蒙古国师——金轮法王。
此人武功卓绝,曾多次与中原群雄交手,纵横江湖数十年,威名赫赫。
金轮法王的身后,静静侍立着两名弟子。
靠前的达尔巴,身材魁梧,面容敦厚,看上去憨直忠诚;而另一人霍都则一脸狡黠,眼中隐隐透出几分算计与阴冷。
此时,阿术在两名手下的搀扶下从地上站起,脸色虽有些狼狈,但眼中依旧凶光毕露。
他走到金轮法王身侧,对国师略一颔首,随即翻身上马。
伴随一声厉喝,他策马冲回混乱的战场,长刀一挥,直扑宋军阵营。
四周喊杀声震天,蒙古铁骑如狂风席卷,刀光剑影中不断有宋军士兵倒下。
郭靖见此情景,心急如焚,双拳不由紧握。
每一声哀嚎都如同击打在他心上,眼看宋军节节败退,他心中焦虑更甚,知道若再无法扭转局势,汉水防线恐怕难以守住。
金轮法王缓步向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以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说道:“郭大侠,别来无恙,风采更胜往昔。江湖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唯郭大侠忠义之名,始终如一。只可惜,你所忠之国,已是日薄西山。”
金轮法王说着,目光投向战场,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与嘲讽:“看看眼前这景象,宋军溃不成军,蒙古铁骑势如破竹。郭大侠,你真以为凭一己之力便能挽狂澜于既倒?不如弃暗投明,随我入蒙,共襄大业。以你的才能,必能在蒙古帝国谋得一席之地。”
他的话语中既有招揽之意,又暗含威胁,显然是在试探郭靖的决心。金轮法王说完,目光灼灼地盯着郭靖,似要从他脸上看出些许动摇。
郭靖闻言,双目如电,神色凛然。
他深吸一口气,丹田内力奔涌,声如洪钟:“法王此言差矣!郭某自幼受恩师教诲,岂会将富贵荣华放在心上?大宋江山,中原气节,岂容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