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舒平日不买菜做饭,还真不知道蔬菜价格,她小声感慨:“那爷爷奶奶赚钱好辛苦。”
曾越点头:“是这样的。”
不仅是他爷爷奶奶,乡下许多老人都是这样。
平时尽心费力,起早贪黑,也才赚得那么一点辛苦钱。可就算辛苦,也只能这么干着,因为农民没有别的赚钱路子。
能卖掉还算好了,多少有些进项,就怕种了卖不掉,自己又吃不完,白白浪费了心血,那才叫难受。
所以说乡下种地只能维持温饱,要赚钱还是得去城里工作。
叶舒心有戚戚,眼睛左右看看,跟曾越说:“我去转转,看别人都卖的什么。”
曾越道:“我陪你去。”
叶舒摇头:“不用,你陪爷爷在这里卖白菜吧,我转一圈就回来,很快的。”
先拎着篮子转一圈,知道行情。
发现菜农不少,卖的基本都是时令菜,同质化严重,价格自然就不高了。
也有蔬菜门店的,他们开门也早,里面种类就丰富多了,也有些不是当季的水果和蔬菜,价格相对就好许多。叶舒转了一圈,心里就有些数了。
天渐渐亮了,也有便利店开门,她进去买了一把塑料袋。
然后她把篮子里的几样蔬果各装了一些在袋子里,回到曾越那儿。
已经有人来买白菜了,爷爷正在给人称。曾越见她拎着几个袋子回来,一边接过来一边问:“买了什么?”
叶舒道:“一些蔬菜水果,我看新鲜就买了点。”
曾越低头看了看,只见有两个洋葱、两棵生菜,这还罢了,还有三根脆生生的黄瓜,以及一串沉甸甸紫莹莹的葡萄。确实都十分新鲜,长得特别好。
他说:“怎么买这么多,菜家里有的吃,葡萄和黄瓜怕是不便宜。”
“还好。”叶舒说着,见那边爷爷把客人送走了,就说:“咱们拿过去称一下,我怕被缺斤短两了。”
曾越便拿过去每样称了下。
叶舒仔细观察,黄瓜三根正好一斤,两个洋葱就有一斤半,生菜两棵一斤,葡萄一串就有三斤了。
这些蔬菜水果,在游戏里都是长得一模一样的,种在外面其实也挺雷同,看着就特别平均。不过毕竟外面环境是变化的,这个挨一下那个蹭一下,比如黄瓜倒地上了,葡萄被压了一下,就会有些许不同,不至于那么刻板,让人看了觉得可疑。
当然这种差异不大,所以每个单位的重量是相近的。
叶舒心里立刻计算了一下:黄瓜六块钱一斤,算三十斤就有一百八十块钱了;葡萄八块钱一斤,大约三百斤,就是两千四百块钱?哇,这个有点多了。至于洋葱和生菜很少,每样就十几块而已。
当然,前提是能卖掉。
她来了精神,对曾越说:“我再去转一圈,刚刚没有转完,你们继续卖啊,我等会儿就回来。”
说完不等曾越答应,就蹭蹭地走开了。
一边走,一边把蔬果从篮子里拿出来,分装进袋子。
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就开始叫卖了,喊着“卖葡萄卖黄瓜”。
都是摆定摊卖的,她这样拎着篮子边走边卖还挺新奇,又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篮子又特别好看,就挺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