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朱允熥,他在血脉亲情上,天然与军方亲近。
舅姥爷是凉国公蓝玉,当前军中威望最高的。
舅舅是开国公常升,舅公常遇春也留下极多的人脉关系。
这些通通都能顺理成章成为朱允熥的力量。
当然,前提是他不能再让淮西勋贵集团失望了。
所以,他不会放低姿态,去勾引文官。
因为文官不是全部都支持朱允炆的,相当一部分都处在中立。
也就是不管是谁坐上储君的位置。
他们都会效忠支持的。
再者,文官与武官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和睦。
文官想要压武官一头,重现带宋时的以文御武。
可这一批勋贵都是开国功臣,是他们想压就能压的?
勋贵们出手就能打的文官们找不到北,根本没办法积攒优势。
他们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在储君身上下注。
皇位更迭,那权力就能重新洗牌。
只要国本储君是向着他们文官的,等到日后登基,利益再分配后,文官们就能上位,然后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始打击武官,降低他们的地位。
这就是他们为何不遗余力的支持朱允炆。
朱允炆在他们的影响,早就投入文官的怀抱,站在文官的立场上。
在这种局势下,朱允熥怎么也不可能去跟文官搅合在一起,他只有一条路走到黑,牢牢的抓住淮西勋贵集团。
这样,他才有自信与底气,放手一搏。
“今天不过是开始,后面才是斗争。”
“来吧,看看到底鹿死谁手!”
朱允熥充满斗志,他挣脱枷锁,就要彻底的在争太孙的位置上,撒野狂奔。
没有谁能够阻止得了他。
哪怕老朱也不行!
……
次日,徐辉祖进宫来换下李景隆,跪在朱允熥身后,道:“殿下,要不休息休息?”
“不了。”
朱允熥说道。
徐辉祖只好不再言语。
却不想,他与李景隆换班三次,三皇孙还是继续守灵,没有下去休息。
这……。
“殿下,三天三夜了。”
杜安道劝说道:“太子爷知道你的孝心,肯定会无比欣慰的。”
“但你还是要保重身体啊。”
“先下去休息一二,再来守灵吧。”
一连三天,三皇孙都在守灵,朝野外都在议论着。
虽说中间二皇孙也来,说是要跟三皇孙替换。
但三皇孙却不肯,没办法,连带着二皇孙也跟着一直守灵。
“嗯。”
朱允熥也觉得差不多了,他道:“杜太监,有一件事,你要帮本王办了。”
“请殿下吩咐。”
“父王薨逝,皇爷爷将伺候父王的那一批太监宫女,都给下狱关押了。”
朱允熥道:“本王身边也没有个体己伺候的人,你把当初父王身边的亲近太监,送来照料本王。”
“这……!”
闻言,杜安道露出迟疑之色,对上三皇孙满是血丝的眼眸,他道:“殿下,老奴不敢做主,要先禀报陛下,你看可否?”
“没问题。”
朱允熥点头道:“要是皇爷爷不许的,你身边总有信得过的人吧,派几个人给本王使唤。”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