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选一个?”
许以闻开车去厂子的路上,去了药店一趟。
他实在受不了了,坐着比走路还疼。
在公共厕所隔间简单涂抹药膏後,他接着开车往工厂赶。
说是工厂,其实是一个村子,名叫大园村。
大园村也不在春城,而是在春城与德城的交界处。
严格来讲,属于德城。
开车过去,需要两三个小时。
许以闻对大园村留有印象,是因为这是许家所做的为数不多的慈善项目。
像贺家一样的显赫世家,会定期做慈善,资助贫困学生丶家庭,甚至自发带动贫困地区的産业发展。
而像许家这样单薄的饮品公司,会朝他们看齐,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在个别贫困地区设立工厂。
工厂所需场地丶生産设备丶材料购买与员工薪酬等费用由许家提供,後续管理则由当地村长负责。
大园村普遍种植青枣,但碍于销路与运输问题,销售情况并不好。
厂子一开,经村长协商,便决定由工厂收购村内青枣,再加工为饮品售卖。
在种植青枣的空隙,村里人可以去工厂打工,收入增加一倍。
当时在许家听到这个消息时,许以闻恍惚间觉得公司又回到了爷爷许锋英管理的时候。
可饮品做出来,依旧打不开销路和市场。
许家又不愿意将大园村的饮品打上自己的商标,派人帮助销售与宣传,工厂便没发展起来。
刚开始一两年,村长到处联系一些个体小超市,降价把饮品卖出去,才没亏损。
好不容易说服村里人继续将青枣售卖给工厂,继续拼一把,结果许家不愿意支付基础设备维修费和员工薪资了。
仓库堆着成箱成箱的饮品,原材料丶务工费都收不回来,售卖情况又不乐观,厂里人自然要去许家公司楼下大闹一番。
至少,他们得找许家要来过年的钱。
耳机里播放着从许祥川邮箱转来的文档内容,许以闻眉头越皱越紧。
文档的落款日期是一周前。
想必大园村的事情被许祥川拖了很久,昨晚听到他们在春城拍卖会上的消息,才突然想起来该解决了。
许以闻用馀光扫了一眼管家发来的消息,司机已经接到许宝安和许宝宁了。
大概,大园村的事情只是一个由头。
不过,这个烫手山芋般的由头,却是许以闻心中可投资的项目,也是许以闻收回应得财産的开始。
有担当肯努力的村长丶听号召有原材料的村民,这足以让许以闻忍着疼痛赶来。
许以闻站在只有两层自建楼的村务中心门口,浑身僵住。
贺锡还,怎麽会在这儿?还比他先到了?
“爸给你打电话了?”许以闻隐隐叹了口气,慢步从贺锡还身边走过,“你回去吧,我自己处理就行。”
贺锡还跟在许以闻身後进了大门,垂眸观察着许以闻的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