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铮点头,“多谢了。”
他正要转身离开,忽见廊下晒着一本书,又瞧见这本书已经被茶水打透,字迹晕染严重,有一小半完全看不清了,于是擡手拿起来看了一眼书名。
店家走过来,一脸痛惜,“这是赣州城内独一份的拓印本,我家那小祖宗失手打翻了茶盏,弄成这副模样,我琢磨着晒干试试,能救回几页是几页。虽然有些字看不清了,但总比全废了强。”
徐闻铮对店家说道,“我的主家府上有这书的完本,我可替你誊抄一份送来。”
店家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忙朝徐闻铮拱手,“若是能抄印一份,老朽必有重谢!”
徐闻铮微微颔首,转身出了书坊,正巧王庭章也从隔壁的笔墨庄出来,瞧见徐闻铮两手空空,不由得露出一丝鄙夷之色。
“这可是全赣州城最大的一家书坊,莫不是连本入眼的书都寻不着?”
徐闻铮默然,并未回答。
王庭章见徐闻铮不搭腔,越发来劲,他抱着纸砚跟上,“这读书呢,讲究的是天分,如我,八岁便能通晓诗经,十岁便能吟诗作赋,确实少见。”
“不过勤能补拙,你若是有心学习,我也能点拨一二。”
徐闻铮:……
清枝远远瞧见徐闻铮,提着篮子小跑过来,她指了指王庭溪怀里那捆树苗,喘着气说道,“挑了株桃树,两株李树,葡萄苗今儿没找着,改日再来。”
徐闻铮瞧见清枝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顺手用袖角替她擦了擦,“何必跑这般急,这赣州城小,不怕寻不到我。”
清枝抿嘴一笑,拉着他的衣袖,“那我们回去吧。”
徐闻铮接过清枝手里的篮子,四人走到城门口,正遇着一辆往回走的空牛车。
徐闻铮扶着清枝上了牛车,清枝对着王家兄弟说道,“今儿都去我家用饭吧。”
王庭溪连连摆手,“不用,我和我哥回去凑合一顿便成。”
清枝皱眉,“今儿你陪我跑了这大半天,若连顿饭都不肯用,下回我哪儿还好意思劳烦你?”
王庭溪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终是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清枝想起方才王庭溪提过一嘴,说他娘今天出远门了,旁的便没再多说。又想起这两日闲谈间,王庭溪话里话外都没提过半句他爹的事。她素来不爱打听,也就没往下问。
下了马车,王庭章抱着他新置办的纸砚,急匆匆道,“我得回去温书了。”说完人便闪进了王家院子。
王庭溪蹲在清枝家的院角,摆弄着那几个树坑。
“这坑挖深了。”他边说边往回填土,动作利落得像在给自家干活,“太深了会烂根。”
填完又提来木桶,打了些清水,将树根放进去泡着。
清枝擡了擡下巴,边处理鱼鳞边说道,“我想在这儿打一口井。”
王庭溪用袖子抹了把汗,点头应道,“过两日我便去给你寻个打井的师傅来。”
“多谢。”
清枝说完,将处理好的鱼放进铜盆里清洗,然後去骨取肉,切成薄片,用蛋清和淀粉上浆,用剃下的鱼骨放进油锅煎出香味,加入鸡汤炖煮。
又将鸡汤里捞出的鸡肉撕成细丝,加入葱白,黄瓜丝,将调好的酱汁淋在鸡丝上,撒入花生碎和熟芝麻油。一道手撕鸡便告成了。
清枝趁着炖鱼骨的间隙,又做了一道荠菜豆腐羹和炒青笋。
半个时辰後,将汤中的鱼骨滤出,往汤中加入笋片,香菇,煮开後下入鱼片再倒入勾好的薄芡,用醋和姜末提鲜增香。
王庭溪在院子里忙活着,忽然嗅到一阵勾人的香味。他循着味儿凑到厨房门口,恰见清枝端着两碟小菜出来。
清枝将菜碟往桌上一搁,笑吟吟道,“快去把你哥叫来。”
王庭溪点头,转身便去了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