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皇储
◎传位给叔父自己当太上皇的没有,难道让女儿入主东宫的就有了麽?◎
永安殿内,群臣手持笏板,议论纷纷。
拓跋弭坐在高处,身後屏风内的目光刺在他身後,让他极为不自在。
怀中的幼童一手拿着宫中婢女缝制的小布球,一手紧紧抓着拓跋弭的皇袍,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瞳,好奇地望着底下乌泱泱的群臣。
他怜爱地抚摸了两下怀中孩童的背,更像是在安抚自己。
“朕今日朝会,是想与诸位商议皇储一事。”
他定了定神,“朕即位已有三年,宜定东宫,安抚朝野。”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衆臣并非因陛下年幼,便匆忙立储一事惊诧──拓跋家多短命,自太祖道武帝始,多而立之年便撒手人寰。
政变丶疾病丶暗杀。
早日成婚立储,自小培养东宫,几乎成为了每一任皇帝的共识。
然拓跋弭冲龄践祚,只与李昭仪有一女,怎得忽然提及立储之事?
王公大臣们望着陛下怀中的幼童,互相大眼瞪小眼了半天,心里头恍然有种不妙的揣测,他们盼着珠翠屏风後的人能接下陛下的话,可惜冯芷君并未遂他们的愿。
朝堂内外陷入寂静。
一片鸦雀无声之後,终是有人大着胆子站了出来,“敢问陛下,东宫之位,陛下心属何人?”
“广平王,拓跋宪。”
一石激起千层浪。
“陛下不可!”
东部大人刘仁诲当即激辩:“未闻东宫之位传于叔父者!”
自古帝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若是无嗣无兄弟,那便按着宗亲亲疏,择小宗入大宗。
这若是将‘太子’之位给叔父,岂不是乱套了?!
“那便禅位给皇叔。”拓跋弭言语温吞,“朕也好同沙门丶朝士共谈玄理。”
此话半真半假,拓跋弭在朝臣们的眼中,温和仁慈,端方多才,素爱同佛僧丶道人谈论清玄,大有遗世之态。
可也正是这个有遗世之心的少年帝王,即便与太後有龃龉,对太後所提南下夺取青丶冀二州之事,同心同德,才有而今冯颂得胜归朝丶淮岱之地尽入大魏囊中的盛事。
而今将大位传于叔父,究竟是真想皈依佛门,还是想让太後无法名正言顺地干涉朝政呢?
朝中衆人都听闻了坊间沸沸扬扬的流言谶语,不少人将目光终于转向了那道屏风。
太後至此,还是不置一词。
“陛下。。。。。。”
身处在漩涡中央的广平王拓跋宪硬着头皮站了出来,他也未曾料到,陛下招呼都不打一声,骤然说要禅位给他?
这皇位是什麽烫手山芋麽,说不要就不要?
“臣惶恐,愿以吐脯之心侍君,未敢有逆乱之心。”
拓跋弭望着在底下战战兢兢的叔父,登时没了脾气。
他当然不是真的想禅位给自己的叔父啊!难道都没看见自己怀中抱着的是谁麽?
对于不上道的拓跋宪,拓跋弭有些无奈,故意将怀中的女儿举了举,换了个位置,无奈的目光扫视着一衆鲜卑勋贵丶大魏宗亲。
最後落到了自幼的伴读,任城王拓跋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