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靠撒钱名留青史有车吗 > 第122章(第1页)

第122章(第1页)

秦寒之:「无需多礼,寻本王所为何事?」

宋应心连忙解释道:「方才在下见秦王座驾驶过,车轮观之并非寻常,一时见猎心喜所以才上前拦车。」

南淮笙这下听明白了,这个叫宋应心的是看出这辆马车的车轮与普通车轮大为不同,所以想找车主人问个究竟。

他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能一眼看出其中不同的人至少是对这些东西有所好奇的,而寻常人中除了相关匠人之外很少有人会关注这些造物事务,更别说是准备参加春闱的举人了,所以这位宋应心还真有可能便是造物一道的奇才。

南淮笙心里正琢磨着,就听秦寒之邀了这位宋公子上车一叙,显然秦寒之也是看出此人别有过人之处欲结交一二。

他好整以暇地在车内端坐,就见秦寒之与宋应心先後入内,後者一副文弱书生样,看着倒是与别的书生没什麽区别。

正巧宋应心一抬头便与南淮笙对上,他双眼一亮惊呼出声:「南公子!活的!」

南淮笙哭笑不得,当然得是活的,不然还能如何。

宋应心也反应过来这话实在有些不妥,他连忙告罪道:「在下一时失言,绝无冒犯之心,还请南公子莫怪罪。」

南淮笙摆了摆手,笑道:「不碍事,倒是宋公子如何认得我,你我二人当是未曾见过才对?」若是见过,他怎麽会不记得这麽一个名字特殊的人。

宋应心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解释道:「我曾见过秦王为南公子所画之像,并非与南公子见过面。」

「原来如此。」南淮笙心下了然,难怪宋应心还能一眼认出秦寒之这个秦王,看来也是看过《无咎雅集》的人啊。

秦寒之示意宋应心坐下说话,宋应心顺从在侧面落座,他朝秦寒之拱手问道:「不知秦王可否一解在下方才之惑?」

秦寒之指了指旁边的南淮笙,笑道:「此事你当问淮笙。」

宋应心双眼圆睁,惊道:「难道此物出自南公子之手?」

南淮笙先前便已经听到宋应心在车外问秦寒之的问题,他连忙摆手道:「我不过动动嘴而已,都是手下的匠人们所造。」

宋应心却不以为然,反驳道:「造物一道难的不是动手去做,而是那灵光一现得知该如何去做,此物之所以能成,南公子自然功劳甚伟。」

两人你来我往互捧了一番後已经开始称兄道弟,南淮笙试探道:「我观宋兄对此有些兴趣,想必宋兄对造物一道极有见解。」

宋应心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不过是平日有些好奇,所以有所涉猎而已。」

南淮笙和秦寒之对视一眼,见秦寒之点头後他便朝宋应心说:「我与秦王此番出行正是要试一试这车胎的效用,不如宋兄与我二人同行一试?」

宋应心当即十分欣喜地应下,他先前在街上便看出那车胎材质极为特殊,是他不曾见过的,正想着直接询问南淮笙的话,对方会不会觉得冒犯,这会儿看来南淮笙是不介意他多做问询的,否则对方不会邀他同行。

王成扬了扬手中的鞭子,马车又重新再大街上跑动起来。

宋应心稳稳地坐在车中几乎难以察觉到马车行动间的颠簸感,他不由睁大眼睛惊叹道:「这车胎当真是好物!我猜此胎必定韧性十足,所以包裹在车轮上後才能减缓车轮接触地面时的颠簸。」

南淮笙和秦寒之笑而不语,两人十分默契地决定今日一定要将这宋应心拿下。

秦王府的马车一路沿着无咎河出城去,在城外的坑洼道路上跑了一圈後才终於又返回王府。

三人下车後,宋应心直扑到马车边,他掏出手帕一边细细擦着车胎上的尘土一边痴迷地探看,若非顾及着秦寒之和南淮笙还在旁边,他恨不得直接将这车轮卸下来好好研究研究。

南淮笙见状打趣道:「宋兄快站远些,当心那匹马踢你。」

宋应心这才终於回过神,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了声:「失礼了。」

南淮笙笑道:「宋兄莫急,我这儿有现成的。」他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只橡皮圈递给宋应心。

宋应心接过那只橡皮圈看了又看,又拿去与车胎对比半晌,最後难以置信地问道:「这二者竟是同一物?」

南淮笙点点头:「确为同一物,不过制作之时工序稍有些不同而已。」

宋应心正想问如何制作,可一想起来这恐怕是不传之秘,他立刻又闭嘴了。

南淮笙刚要解释,却被秦寒之打断道:「进屋中说话。」

三人进了厅中,秦寒之赐座後看向宋应心:「你方才说上京赶考,在京中可有找到住处?」

堂堂王爷竟然关心自己的住宿问题,宋应心受宠若惊,立刻回答道:「在下的曾祖父在京中任职,这段时日便藉助在曾祖父府上。」

南淮笙眨了眨眼睛,问道:「宋兄的曾祖父是?」

宋应心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说:「曾祖父是工部尚书,宋讳贤。」而他如今还是个小小举人,到底是给家中长辈丢脸了。

工部尚书姓宋?

南淮笙看向秦寒之,心想这家伙刚才说的善造物的宋姓之人该不会是指这位工部尚书吧。

秦寒之唇角隐隐带笑,只端起茶盏饮茶,南淮笙显然是猜对了。

几番交谈後,南淮笙发现这个宋应心活脱脱就是个他现下急寻的科研人才,他仅仅是把橡胶的一些基础特性告诉宋应心,这人就脱口而出好几种不同的应用方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