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的深情与戏外的悸动,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季随也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表演天赋。
他将贾宝玉的率真丶痴情以及对世俗礼法的叛逆演绎得入木三分。
只有在和“黛玉”对戏时,他眼底那份专注与温柔,似乎超出了剧本的要求,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真实感。
排练间隙,他依旧沉默寡言,但会自然地帮江蕴齐拿水杯,在她被繁复的古装裙绊住时,不动声色地伸手虚扶一下。
那些细微的体贴,早已让江蕴齐的心底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姜楠和何小雅作为幕後组织者,看着排练场上那对璧人,常常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并露出一副的神秘微笑。
徐佑清则被拉来负责道具,常常扛着纸糊的“假山”或“桃花树”满头大汗,眼神却总是不自觉地追随着指挥若定的姜楠。
时间在紧张的排练和日益繁重的课业中悄然滑过。
梧桐树叶从嫩绿转为深碧,蝉鸣声渐起,宣告着盛夏的来临。
五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万衆期待中拉开帷幕。
大礼堂内座无虚席,灯光璀璨。
当主持人报幕:“下面请欣赏,由高一(六)班与高一(十三)班联合带来的舞台剧《红楼梦》选段——‘宝黛情深’!”
帷幕缓缓拉开。
精心布置的舞台宛若大观园的一角,亭台楼阁,花木扶疏。
江蕴齐(黛玉)一身素白衣裙,手持花锄,独自在“沁芳闸”畔葬花。
她身姿单薄,眉宇间笼着轻愁,樱唇轻啓,清越而哀婉的吟诵声在礼堂回荡: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那声音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现场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沉浸在那份凄美绝伦的意境中。
这时,一身锦袍的季随(宝玉)从舞台另一侧寻来。
他看到葬花的黛玉,脚步顿住,眼神里瞬间盛满了心疼与怜惜。他快步上前,声音带着急切与不解:“妹妹!你又在这里做什麽?这些花儿落了,随它去便是,何苦来弄脏了手?”
江蕴齐(黛玉)缓缓擡眸,那双杏眼水光潋滟,带着一丝倔强和哀伤:“这些花儿,开时无人赏,落时无人葬,岂不更可怜?我今日葬了它们,来日我若…若也零落成泥,又有谁来葬我呢?”说到最後,声音已带哽咽。
季随(宝玉)的心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他上前一步,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低沉而坚定:“胡说!有我在一日,便护你一日!你若…你若真到了那一天,我必寻一处青山秀水之地,与你同眠!什麽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前盟!”
他的眼神炽热而真挚,那份不顾一切的深情,早已超越了剧本的设定。
江蕴齐(黛玉)怔怔地望着他,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脸颊,在舞台灯光下晶莹剔透。
那不是黛玉的泪,是她江蕴齐的泪。
戏里戏外,眼前这个人的眼神,让她心魂俱震。
台下寂静无声,所有人都被这超越表演的真情流露所震撼。
接下来的剧情,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无论是共读《西厢》时的会心一笑,还是因误会而生出的嗔怪拌嘴,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将宝黛之间那份刻骨铭心的知己之情与懵懂爱恋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最後一幕,黛玉在潇湘馆病榻上香消玉殒,宝玉失魂落魄地冲进来,跪倒在榻前,握着那只冰冷的手,发出撕心裂肺的悲鸣时,不少观衆都悄悄抹起了眼泪。
帷幕缓缓落下,掌声如雷鸣般爆发,经久不息。
後台,江蕴齐还没从刚才的情绪中完全抽离,眼眶依旧红红的。
季随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张纸巾,声音低沉:“擦擦。”
江蕴齐接过纸巾,指尖擦过他的手指,两人目光相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
戏已落幕,但那份投入的情感,却久久无法平息。
“演得很好。”季随看着她,低声说。
江蕴齐的心跳得飞快,她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但她装作又不经意地擡眸看他,将心中那道声音压得很低,几近呢喃:
“你也是,我的…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