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做得稍过分些,朝廷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分科考试触及到了最直白也最尖锐的利益前程,在这种时候,所谓大道理是没有用的。
同样,朝廷也划了一道隐形的界限。如果各地望族豪强稍有些理智与克制,谨慎地停留在那道界限之内,他们将能获得朝廷允许范围内最後一次莫大的利益。
但倘若他们被贪婪与不甘冲昏了头脑,越过那条界限,试图染指朝廷在分科考试中最核心也最不能让步的目的,甚至妄图亲自上手挪动朝廷已经落下的棋子……
那麽他们将会迎来继僞朝之後,最沉重的打击。
先礼後兵。
绝不主动出手,但一旦触及底线,便有万钧雷霆降下。
这就是明君需要示于人前的大气。
“荐官也好,分科也好,实际都是为了收拢天下英才为己所用。”皇帝缓声,“说得再直接些,就是为了划分利益。你要倾听各方的声音丶把握他们的命脉,从而掌握划分的标准尺度,自己掌握绝对利益,同时让大部分人有所得益——但无论何时,标准只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永不能为旁人轻易动摇。”
他缓声教导,言语间轻描淡写,仿佛做起来当真极为轻易。
然而天下事知易行难,皇帝的教诲固然是金玉良言,尺寸却也极难把握。
多一分便是疑心深重,少一分则是刚愎自用。
景昭弯起眼梢,笑吟吟地道:“若是掌握不好分寸呢?”
“那就是洪水滔天,天下皆反。”
皇帝的神情依旧极静,像一池覆着薄雪的湖水。
“荐官制维持过往数百年,已经到了极限。再勉力支撑下去,僞朝年间的动乱又会重演,只不过这一次是祸起萧墙之内。”
“世家望族是最短视的,不可与谋。建元五年朕尝试过平稳过渡,但他们一心取死,既然如此,唯有成全他们。”
皇帝擡眸,平静注视着景昭:“趁此机会,一次清算干净。”
这话半是提点,半是命令,景昭不能继续稳坐席间,连忙起身应命:“臣谨奉命。”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
一阵秋风瑟瑟,吹面如冰。景昭裹紧披风,被侍从宫人簇拥着坐进步辇,金黄丶朱红二色帷幔垂落,挡住四面八方飘来的寒意。
裴令之已经等了她一段时间,很贴心地递来一只巴掌大小的手炉。
景昭低头,哑然失笑:“太早了吧。”
“不早。”裴令之碰碰景昭指尖,“手足冰冷,是气血亏虚的前兆,先暖一暖手,回去早点服药歇下。”
景昭依言抱过手炉,慢慢贴在掌心。
她忽然轻轻皱眉,腹中安静的孩子突然动了动。
很轻,却无法忽略,像是在向母亲宣告自己的存在感。
景昭犹豫了片刻,一手松开手炉,隔着宽大袖摆,无声无息贴上了小腹。
那里的起伏弧度并不明显,甚至可说单薄。
寻常妇人有妊时需要频频进补供养胎儿,但皇太女身为储君,安危关系国朝局势。她腹中的皇孙固然极为要紧,却终究不及太女本身重要。
胎儿越大,生産时便越可能损伤母体。太医们愁白了头发,最终心照不宣得出结论:不管皇孙是否强壮,先要确保太女安全。
——倘若皇太女难産而亡,空留下一个襁褓里的皇孙,能顶什麽用处?届时天子哀伤,一怒之下,必然要太医院满门人头落地。
相反,只要太女平安,哪怕皇孙生下来稍弱一点,也还有後天调养进补的馀地,不至于立刻就把太医院上下全部葬送了。
景昭手心贴上小腹,静静感受,但这孩子却变回了安静模样,再不肯让母亲探知到它的存在。
“怎麽了?”
察觉到景昭短暂的失神,裴令之担忧问道。
“……没什麽。”
景昭指尖轻颤,再度将双手拢入袖底。
她想起清暑殿内父亲的叮嘱,似乎渐渐没了力气,偏头靠在裴令之肩头,合眼低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民间俗语,寻常听来不过一笑。但直到景昭如今自己将要做母亲,才生平第一次能稍稍体会到过往岁月里,父母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感情在保护她。
这终究是她的孩子,哪怕她再怎麽淡漠丶排斥丶疏远,都无法改变这个还未落地的孩子很可能是她第一个也是最後一个子嗣,如无意外将承袭她的血脉丶皇权以及意志这一事实。
当年母亲怀里被夺走的垂死婴儿丶滴落在她颊边唇角的泪水,还有深夜寝殿里父亲拍抚脊背的动作丶毫不动容下令诛杀礼王的旨意,这一刻全都浮现在景昭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