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皇太女和公主有什么区别 > 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裴令之麻木地继续抄(第3页)

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裴令之麻木地继续抄(第3页)

皇太女自幼接受教导,身份尊贵的人不应该调弄这些琐事,所谓君子远庖厨,其实套用在一切贵人的身上都适用。

闲来调弄茶点聊作解颐也好,病榻前亲自煎药煮羹展示孝心也好,那终究只是为了妆点声名与德行。按照景昭的本心,她是不赞同深入钻研此道的。

但听说裴令之这样做,她却全然没有反对的意思:“太女妃有心了,你们仔细些,别让他伤了自己。”

鱼女官是何等灵透的人,一见景昭神情,立刻大肆称赞:“太女妃对殿下真是再上心不过了,庖厨也肯事必躬亲,一应琐事无微不至,教奴婢们看着都挑不出丝毫不好呢。”

景昭回头看看她,疑惑道:“你近来说话怎麽像是被穆嫔腌透了。”

鱼女官委委屈屈地出门去了。

她对着门口的承书女官道:“殿下今日精神不济,已经派了人去宫里告假。”

承书女官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道:“那我就不来搅扰殿下了,只是要劳烦你,如果殿下有空告知我一声。”

她苦笑一下:“东宫这边有些事堆起来,我们也顶不住。”

东宫女官虽多,承书丶承侍二位女官却是一等一的身份。

准确来说,承书丶承侍就是她们的职位,分别掌管太女身边的秉笔与侍从。承书地位更高一些,是所有女官中唯一明确能够自称微臣而非奴婢的存在。

自从皇太女有妊之後,承书女官渐渐脱离明德殿,更进一步,可以在外书房协助轮值,算是开始跨越内廷与书房之间的界限。

东宫女官们私下里闲谈,忍不住艳羡,觉得承书女官下一步就要正式放出去做个外朝官,彻底离开内廷。

也正是在承书女官离开景昭身边之後,侍从多年的鱼丶燕二位女官被提上来,俨然是下一代的承书丶承侍。

论资历地位,鱼女官哪敢在对方面前摆架子,连忙道:“您放心。”

承书女官转身离去。

鱼女官回殿复命,并且一五一十将承书女官说过的话复述出来,一字不差。

榻上,景昭斜倚枕边,静静听着,眼神很冷,就像窗外凛冽的风。

秋日终于走到了尽头,与之一同走到尽头的,还有很多官员的生命。

朝廷杀人历来讲究秋後问斩,但现在正好是秋末冬初,又事涉学政舞弊,一切特事特办,速度格外快,这些涉案官员甚至来不及串联救援,就陆陆续续获得了斩首的待遇,有时还要搭配抄家流放。

皇太女称病了几日,又生龙活虎地上朝去了。储妃和储嫔却不约而同再次开始称病,不肯再接见旁人。

说是称病,实际上只是避不见人的借口,裴令之依旧花费很多时间抄经丶读书丶作诗丶写赋以及下厨。偶尔景昭心情很好,或者没有机密要务,也会召裴令之到书房陪她干活,具体表现为一个批公文一个抄经,活像两个看不到公务尽头的苦命人。

有一日裴令之奉命前去,走到门外,正好听到书房中爆发了极为激烈的争执,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情绪激动,语速很快。

从始至终,书房外听不到景昭的回应。

很快书房门开了,那女子疾步退出来,瞥见裴令之一怔,匆匆行礼问好,旋即飞一般离去。

侍从低声道:“这是广德侯世女林氏,东宫出身。”

东宫出身的意思就是林世女曾是东宫十八伴读之一。

裴令之回头又看了一眼林世女匆匆离开的背影,点了点头,举步踏进书房。

景昭坐在书案後面,神情冷凝如冰,宫人忙着打扫书房地面的瓷盏碎片,整间书房寂静至极。

裴令之先低声问景昭有没有不适,见景昭摇头不语,执意替她把了把脉,确定脉象平稳。

他垂首把脉的时候,一绺长发滑落到景昭颊边,乌黑柔亮,淡淡芬芳。

景昭轻声:“我没事。”

裴令之放下左手又换右手,也轻声道:“嗯,我知道。”

景昭缓缓道:“最近几天要再杀一批人,你和芳时对外继续称病——最好给杨家报个信,一起闭门谢客,他们应付不了——没有人能应付。”

她也不能。

林宪的失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但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不要说与旧人反目,就算身畔朝中人人皆反,以景昭的性格也不可能回头。

非但不会回头,她还要清理掉所有违逆不臣的人。

她淡声吩咐燕女官,没有丝毫掩饰的意思:“通知苏惠,去查广德侯府。”

燕女官心头一凛,连忙应声,退了下去。

裴令之恍若未闻,径直坐回原位,宫人们为他铺开昨日抄到一半的经文。

离二百遍《金刚经》还差一百五十遍。

裴令之麻木地继续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