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钧看着姬安双眼开始渐渐虚焦,再问:“陛下在想如何选皇后?”
姬安吓一跳,差点以为自己把刚才的心里话说出来了,连忙否认:“没有啊!”
他看上官钧似乎不信,熟练地使出回击法:“大司马比我还年长两岁,你都不急,我更不急了。”
一边说,一边佯装淡定地低头吃饭。
上官钧看他片刻,才收回目光。
姬安不敢再谈这种危险问题,干脆转个话题,和上官钧讨论一下在哪里设置他国的大使馆,以及驻乃洛的使臣有没有合适人选。
一顿饭吃完,姬安再意思意思地坐了会儿,吃了点水果,就起身告辞。
今日两匹马轮到养在思贤殿,姬安便没让人备马,准备散步回去。
上官钧起身送姬安出殿,洪大福、徐小七再次为姬安披上狐裘斗篷。姬安看内侍们也都加了衣,便和上官钧挥手告别,带着人慢慢往立政殿走。
走出一段路,洪大福突然凑到姬安身旁,低声笑道:“陛下,方才奴等跟大司马的小厮们一同吃饭,听他们不当心说漏嘴了一事。”
姬安:“哦?什么事。”
洪大福:“下午大司马不是送了陛下一些防身武器。听他们说,先前大司马是让他们去想该给陛下送什么,他们列了衣裳、首饰、用品好些东西,最后大司马都没采纳。结果送武器还是大司马自己想的。”
姬安一过脑子也就明白了:“大司马知道,那些我都不缺,随时可以要到。武器虽也是,但武器我不熟悉,他帮着挑倒是更好。”
洪大福点头笑说:“可见大司马心里还是很念着陛下。”
徐小七也附和:“大司马为陛下考虑得极周到。”
姬安好笑地看看两人:“怎么,你们还担心我和他生分了吗?”
徐小七连忙摇头,洪大福也赶紧解释:“奴等就听着了这个事,才给陛下说说。”
姬安:“你们既然提到了,不如帮我想想该送什么回礼才好。”
先前他想过,只是没想出来,后来就给忘了。
徐小七斟酌着说:“大司马更是什么都不缺……”
姬安一叹:“所以才难送啊。”
徐小七颇为沮丧:“奴等见识少,恐怕难以为陛下分忧。”
洪大福提议:“回去问问郑内侍?”
姬安想想,却摇头道:“算了,他是自己想的,我还是自己想才有诚意。”
*
众人说着话回到立政殿,郑永和朱顺都在候着。
姬安进殿脱了斗篷,问两人:“下午后来可还顺利。”
朱顺禀道:“奴都给那些管事讲解清楚了。”
郑永也禀道:“他们听闻从明日便开始算时日,今日就都招好了手底下人。义父今晚会给所有人上纪律课,让他们都清楚工作纪律。”
“纪律课”“工作纪律”这些词,自然都是姬安教的。
姬安前几日抽着空自己打了份纪律稿,再和王晦讨论着商定下来。主要是担心下面管事为了业绩,就对手下人太过压榨;又或是管事没经验,管理上走太多弯路。
听着招人顺利,姬安又多问一句:“先前做了活,却没被选上的,都结了工钱没有。”
朱顺禀道:“陛下放心,都已按日结了钱。”
郑永观察着姬安神色,感觉他心情不错,便补充一句:“许多没被选上的人都非常难过,想问陛下还有没有别的活计要人。”
姬安一笑:“莫急,日后还会有的。”
郑永忙道:“那奴让他们都等着。”
殿中温暖,姬安换上了轻便的衣袍,见郑永和朱顺禀完事还没有告退的意思,奇道:“还有事?不早点回去休息。”
朱顺笑道:“奴就知道陛下没在意,特意提醒陛下,该做冬衣了。”
郑永接道:“奴已让人将料子拿了来,陛下可挑一挑。”
姬安更奇怪了:“去年才做了新的,今年便不用了吧,衣裳都还好好的。”
以前原主是皇子,哪怕先帝不在意,内侍省也照着常例,每年都做春夏的新衣,冬衣则是两三年一回。因此现在姬安该有的绵衣、裘袍、各式斗篷都有。
郑永和姬安没那么亲近,不太敢接话,只得去看朱顺。
朱顺说:“今年可不一样。陛下继了位,明年便会改元,自当都用新的。现在做上,过年正好穿新衣。”
姬安想想,确实也是个讲究,又问:“那旧衣裳呢,都还挺好的,就不能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