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十四句的七言律诗 > 第2章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第5页)

第2章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第5页)

"我忘了。"赵无棉呆呆的说。

赵母气的又站了起来:"你……"

"好了我知道了!"赵父一把拽住妻子,"告诉他我们不同意。他要真这麽迫不及待的娶你,让他自己来跟我们说。"

"哦。"赵无棉看着怒气冲冲的母亲和面色不快的父亲,飞快的点着头。

这场不愉快的谈话就这麽结束了。

秦时远真的上门"提亲"了。

赵无棉告诉了他自己父母的想法,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後对她说,我再去拜访一次。

阿秋一直在质疑着:"他干嘛急着结婚啊?是家里催的还是他自己想要结?多了解了解不是更稳妥吗?"

赵无棉这个时候已经有些当局者迷了。

"其实我觉得他说的也对呀,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再拖一年也没什麽意义,对吧?"

阿秋不说对,也不说不对,只是看着好友沦陷在不知名的感情里。

秦时远平时虽然是一幅不善言辞的样子,但到底是在体制内摸爬滚打的一路向上,关键时候还是能说惯道的,他单独和赵父赵母聊了一下午,竟真把两个老人说通了。

赵无棉不想办婚礼,主要是不愿意办酒席,她自己嫌麻烦,但办不办婚礼不是她一个人说的算的,所以她也没主动提过自己的想法。直到秦时远在领完证後,在车里问她:"你们家对酒席有什麽要求吗?比如……"

"没有的,"赵无棉第一次打断他,"我们家亲戚少,到时候请他们吃顿饭意思一下就行了,不准备在老家办。你们家想怎麽办?"

"我爸妈也是这个意思,你们想办就一起,你们觉得不用那就不办了。"秦时远欣欣然的说,还难得的笑着拍拍她的头。

两家父母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老一辈的人总觉得结婚办酒席是传统。

"我和棉棉都觉得没有必要,他们家也无所谓。"

"我真的不太想办,我理想中的婚礼是在教堂里听神父主持,然後我们交换戒指宣誓……妈妈,我们到也没有准备去教堂啦……反正我不要在聒噪的环境中穿着礼服敬酒……"

"女方都不介意这个,我们就不必坚持了吧。我们两家到时候吃个饭就好了呀。再说,大操大办对我的工作也有影响……"

"我觉得有办酒的钱还不如拿去新婚旅行呢。"

酒席到底还是没办,两家长辈都依了这对新人。秦时远答应妻子,等日後有空两人就去补上一段新婚旅行。

秦父秦母在之前就给儿子准备好了新房,说好让两个人年後再入住。

在领证的那天清晨,阿秋早早的到了赵家门口,避开赵父赵母,严肃地问好友:"你想好了吗?我知道秦时远是个有责任心又踏实可靠的人。但结婚应该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你确定他对你是真心真意的吗?你那麽聪明的人,我本不想跑过来多事的!"

赵无棉还没睡醒,她愣愣的听着阿秋不友善的语气,然後笑了,撒欢的抱住好友。

"我就知道姐妹最关心我!"赵无棉开心的说,"你放心我好啦!"

阿秋推开她,脸上依旧没有笑容。

赵无棉不再嘻嘻哈哈,她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

"阿秋,我从不认为爱是一眼定情,是目成心许;爱应该是细水长流,与日俱增。"

清早的阳光没有正午刺眼,还把人沐浴的暖洋洋。

两个年轻人领证那天,江心市满城枫叶红似火。赵无棉在一条层林尽染的道路上,捡了一片完整的落叶,炫耀般的给丈夫看:"时远,你看这片枫叶好好看!可以拿回去做书签哎!"

秦时远笑了笑:"别幼稚了,你是小孩子吗,还捡树叶玩。"

于是赵无棉又把手中的火红丢掉,枫叶孤零零的飘到地上,又成了一枚落叶。

赵无棉就这麽迷迷糊糊的结了婚。

阿秋嗤之以鼻的说她从未见过这麽简易的结婚流程。

"我还想当你伴娘呢。看来这辈子没希望了。"

赵无棉新婚伊始,就到了元旦。她在街头看到一对对情侣嬉戏打闹,女孩子们手中或捧着娇艳的鲜花,或抱着可爱的玩偶,或提着精致的蛋糕,五花八门的礼物和街边玻璃橱窗内摆放的玲琅满目的商品交相辉映,在这座城市中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阿秋在微信上问:"你老公新年送你什麽礼物了?"

赵无棉诚实的回答:"没有,他没有送过我什麽,不过每次去公公婆婆家都能会给我带回不少东西。"

"这不一样,你爸妈也没少给他带东西。"

"他不是年纪比我们大嘛!没有那麽多形式感啦。"

赵无棉在经过一家花店时,看到店门口摆着一束束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和周边娇滴滴的红玫瑰,清爽爽的小甘菊,秀丽丽的白百合,粉嫩嫩的满天星截然不同。在一片花团锦簇中,那几束向日葵扬着笑脸迎着匆匆的行人们。赵无棉觉得它们甚是可爱,就买下了一束。然後在跨年夜,满心欢喜的双手递到秦时远面前:"好看吗?"

秦时远看着比她脸还大的花,淡淡的笑了笑:"好看,从哪摘的?"

"花店买的,觉得很可爱。"赵无棉没有收回手:"送给你了。"

"你喜欢就自己留着好啦。"秦时远没有接。

"我想送给你,你要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