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年,摆摊的人确实多了起来。
街角巷尾不再是清一色的国营商店,总能看到一些支着小摊的身影。
有人推着木板车卖起了自家种的蔬菜,带着泥土的清新。
有人摆个小马扎,面前铺开一块布,上面是针头线脑、纽扣卡,或是小孩喜欢的糖人、气球。
饭馆也多了起来,不再只有那几家国营餐馆。
一些临街的铺面被改成了小饭馆,门口挂着简单的招牌,写着“家常菜”“特色小吃”。
里面的菜色也丰富了,不再是单调的几样,有带着地方风味的小炒,有热腾腾的面条馄饨,还有刚出炉的包子馒头。
顾若溪早上不想在家吃早餐,就会在街边买个包子加杯豆浆。
这生活,和她以前上学的时候差不多,只不过那时候是爸爸妈妈送,现在是老公接送。
不过这火锅店还是很新奇的,很多搞对象的年轻人会约着来尝尝新鲜。
顾若溪他们隔壁桌就是一对正在相亲的男女。
听声音好像还是熟人。
韩琳琳的脸色不太好,今天学校没课,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拉来相亲。
对面坐着的男人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头梳得一丝不苟,带着副黑框眼镜。
他正端着茶杯慢悠悠地说:“我在供销社当主任,效益你是知道的,往后过日子肯定不愁。”
韩琳琳扯了扯嘴角,没接话。
她心里正憋着气,她姨妈说有急事叫她出来,压根没提是相亲,不然她死也不会来。
男人见韩琳琳没搭话,又呷了口茶,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
“你看,我这条件,往后日子肯定差不了。你要是跟了我,回家享清福就好。
每日里做做饭,收拾收拾家,照顾照顾老人孩子,女人家嘛,把家里打理妥帖,就是正经事。”
韩琳琳听到这话,刚压下去的火气“噌”地又上来了。
“来之前,介绍人没和你说过我的情况吗?”
“我是去年第一批高考录取的学生,在复大读大一,我们学校有规定,在校期间不可以结婚。”
韩琳琳的声音带着点冷意,眉梢也扬了起来,“看来,是享不到供销社主任加的清福咯~”
男人手里的茶杯“咚”一声搁在桌上,脸上那副志在必得的神情瞬间僵住。
像是没听清似的反问:“复大?大一?”
在这年头,能考上大学已是稀罕事,更别提复大这种响当当的牌子。
他打量韩琳琳的眼神变了变,先前的轻视淡了些,多了几分复杂。
既有意外,也有几分被扫了面子的不快。
“介绍人只说你爸是前任gduh……”
他忽然停顿了一下,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读大学又怎么样?女孩子读再多书,最后不还是要嫁人?校规是死的,人是活的,真要成了,休学两年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