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归北引(二)赏荷宴(一)
来人竟是清泉。
两人对坐,徐闻铮提起茶壶,缓缓斟了一杯,指尖轻抵着杯沿,将茶盏稳稳推至清泉面前。
“上一回见面,还是在信州城郊那间破庙里。”徐闻铮轻叹一声,“一晃竟四年了。”
清泉垂眼,望着杯中微晃的茶汤,水面映着他微皱的眉眼。
半晌,清泉开口问道,“你和张钺,是何时结盟的?”
徐闻铮闻言,唇角微扬,却不作答,只将目光落在清泉脸上,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
清泉迎着徐闻铮的目光,神色依旧平静。他缓缓说道,“三年前,我得了一本《云笈随笔》的抄本。那字迹虽刻意模糊了笔锋,却还留着三分你的影子。”
他见徐闻铮的神色依旧平和,似乎只是听旁人的事一般,于是继续说道,“我连夜入京,将那抄本呈给宣帝。可奇怪的是,竟如石沉大海。”
“宣帝生性多疑,你的字迹又独树一帜。”清泉声音渐沉,“他若见了,绝不会放过这条线索。”
他拿起茶盏,轻啜了一口茶汤,“後来才知,是张钺半路截下了那抄本。”
说到此处,他眼中闪过一丝锐色,“那时我便起疑,徐闻铮是不是根本没死?”
“我派人一路追查,可刚查到韶州,那家书店已被烧毁。”
清泉冷笑一声,“这般干净利落,想必也是张钺的手笔。”
清泉将茶盏搁在案上,久久无话。
忽地,他再次缓缓擡眼,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後来唐州那边果然传来消息,你不仅没死,还接掌了郭家军。”
他身子微微前倾,眼神又锐利了几分,“这些年,你们倒是演得一出好戏。”
徐闻铮面色骤然一沉,“所以,今日你来所为何事?”
他心中暗忖,若要揭破,早在宣帝在位时便可上奏,何必等到今日?而他的身份早就大白于天下,他说的这些,对自己构不成威胁,那就只能针对张钺了。
所以徐闻铮心里便有了猜测,他来此,一定和张钺有关,只是不知他具体是何目的。
清泉迎着他的目光,眼底浮现出几分决然,“我直觉他有危险。”
“你有他的下落?”徐闻铮眸光一凛,身子也不自觉地前倾。
“确切消息没有。”
清泉摇头,声音透着疲累,“但我查到,慧帝攻入京都那日,他曾秘密觐见过慧帝。”
徐闻铮眉峰微挑,“消息可作得准?”
清泉郑重点头。
徐闻铮沉默片刻,沉吟道,“明日我需入宫一趟。不过此事需从长计议,急不得。”
清泉会意。若张钺当真与慧帝有牵连,贸然追查只怕会引来猜忌,毕竟张钺身份特殊,稍有不慎还会对张钺的处境不利。
他起身,朝着徐闻铮行了一礼,“三日後我会再来。”
徐闻铮微微颔首,“不送。”
“且慢。”徐闻铮忽又想起什麽,对着清泉的背影又说了一句,“你若与天枢旧部尚有联系,帮我寻个人。”
“何人?”
“莫大夫。”徐闻铮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若能找到,请将他带回来。”
清泉略一颔首,眨眼便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第二日一早,清枝刚起身便铺开一张信纸,提笔蘸墨,开始给杜大娘写信。
她凝神想了许久,可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最终只写下一句,【杜大娘,我是清枝,你回侯府吗?】
墨迹微干,她顿了顿,又添上一句:【若是要回,我可以派人来接你。】
写完後,她轻轻吹了吹,又小心翼翼地折好信纸,递给身旁的桃丫。
桃丫是管事娘子特意为清枝挑的丫头,说她虽然刚入府,但头脑灵光,又懂事守规矩,人也踏实,最适合跟着清枝。
进院子前,管事娘子还给她改了名,叫碧荷。
头一回见清枝时,清枝问她,“你喜欢这个名字吗?”
桃丫一愣,以为主子嫌这名字不好,要另取一个,赶忙低下头,小声道,“若是姑娘觉得碧荷这名字不好听,您再给我取一个就成。”
清枝却轻轻笑了,又问,“你入府前,家里叫你什麽?”
桃丫老实答道,“回姑娘的话,家里人喊我桃丫。”
“你喜欢桃丫这个名字吗?”
她摸不准主子的意思,只怯怯点头,“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