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73章烧制陶器
一顿龙虾宴把部落掏空了,羊油丶鸡油一滴不剩,花椒剩一小把,辣椒也只剩下小半包辣椒粉,不耐存放的树番茄更是早就没了,而去年冬天挖回来的生姜也所剩无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吃了几天清水煮野菜,族人比花时安更着急,每天打了鸡血似的,天还没亮就往森林里跑,找食物丶找各种调料。
巨树森林繁茂而富饶,奇花异草竞相生长,植物种类多不胜数。深入丛林勇敢探索,放慢脚步仔细搜寻,部落吃的食物丶能用的调味料又慢慢多了起来。
野草随处可见,但草与草之间也有区别,譬如清新好闻的香茅草,辛辣中带点微甜的紫苏,香味爽净,极具穿透力的迷叠香。
野山椒秋天才成熟,族人偶然在森林里找到的小个头朝天椒已经开始由青变黄了,无缝衔接上野山椒的位置。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森林中找到可食用的猫尾木花丶冒出花苞的木姜子丶奇形怪状的蛇黄瓜丶形似南瓜的面瓜藤……
其中最让花时安满意的两种植物,采集队挖野菜无意挖出来的当归,被族人当作树根的葛根。
当归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调味品,花时安很喜欢当归的香味,而葛根也是一味中药,富含淀粉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同时可以用来制作葛根粉。
没有土豆的日子格外难熬,花时安想这一口碳水很久了,但部落最近太忙了,白天外出采集狩猎,傍晚归来翻地浇水种植,一天掰成两天用,实在没有时间到处找葛根。
种地和采集狩猎同时兼顾确实很累,这阵子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一点办法没有,活要干,饭也要吃,地里作物又没成熟,总不能饿着肚子。
这一忙就忙活了将近十天,好在辛苦是值得的,河边草地又开垦出五块崭新的水田,菜地也新增了好几块,嫩绿的禾苗与鲜嫩的野菜在田地中扎根,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片生机盎然。
天灰蒙蒙亮,新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不过与平常不同,人们吃完早饭没有急着外出,反而三五扎堆,有说有笑地走向草地。
经过数十日晾晒,前阵子捏制的陶坯彻底干透了。晾晒过程中反复检查丶补缝,除了极个别开裂变形,大部分陶坯都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大肚子泥罐丶半人高的泥缸丶两侧带有小耳朵的泥锅,光滑圆润的盘子碗……陶坯五花八门,日常器皿一应俱全,人们一个叠一个,一次抱一摞,踩着初升朝阳匆匆走向窑炉。
十多天的晾晒,挖在河岸边上的窑炉早就干透了。昨晚一把火空烧了半宿,完成了开窑,干净亮堂的窑室被火焰和烟雾熏得乌漆麻黑。
第一次烧窑,花时安相当重视,凡事亲力亲为。熬了半宿整个人蔫儿哒哒的,走路都在打瞌睡,可一走到窑炉边,他手中陶坯往地上一放,立马打起精神准备下窑。
新做的竹梯好看又结实,竖着放进窑室里,斜靠着窑壁,晃两下确定放稳当了後,花时安踩着梯子下到乌漆麻黑的窑室中。
脚刚挨着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从头顶传来,花时安擡头一看,莫淮山居然也跟着踩上了竹梯,且窑口上方还探着五六个脑袋,跟排队等饭吃似的。
对新鲜事物好奇,人们干活很积极,但真的用不了这麽多人,只放了三个人下来,花时安赶忙摆摆手,“好了好了,人多了窑室转不开,留几个人在上面帮忙递就行。族长,你带着采集队先走吧,岩知乐留下给我帮忙。”
“走?”蹲在窑口的木族长一愣,“我们才刚来。”
另一个亚兽人附和:“就是呀,我们还等着看陶器呢。”
好像很失望的样子,花时安笑了笑,“本来也没多少事,就是陶坯有点多,让你们帮忙搬一下。现在差不多都搬过来了,该出门就出门吧,不能耽误正事,今天出去多挖点葛根,回头陶器烧好给你们做好吃的。”
对陶器的好奇战胜了美食的诱惑,木族长面露迟疑,继续向花时安争取:“就丶就想看看这陶坯能烧成什麽样,我们可以帮忙烧火添柴,等烧好了,晚点再出去也行嘛。”
“族长,烧陶不是烧开水,一时半会烧不好,这一烧一勺一闷,开窑的话……”花时安捏着下巴琢磨一下,“估计得等到夜里。”
“这麽长时间?”
不再犹豫迟疑,木族长无奈叹了口气,“那好吧。”
“采集队的,走了走了,背上背篓出门!”
采集队浩浩荡荡地离开,窑口只剩花时安点名留下的岩知乐和一群人兽人,花时安下巴微擡,拍拍手道:“干活干活,拿着陶坯往下递,一定要小心,陶坯脆弱,一个一个地递,千万不要磕了碰了。”
“好嘞,祭司大人接着,先给你个大的。”
人多干活效率高,一群人上面递,三个人下面摆,很快,形态各异丶大小不一的陶坯整整齐齐地铺在窑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