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祖父是朱元璋朱允熥笔趣阁 > 第404章(第1页)

第404章(第1页)

朱棣也不大方,觉得老爹的薪水制度弄得挺好的,不过儿子又说了,适当往上调一调是有必要的。

朱棣虽然不想,还是依了儿子的意思。

官员们的基础俸禄涨了不说,逢年过节,朝廷还会对政绩做得好的官员发下奖金。

这可是大家想都没想过的事啊。

就在永乐帝朱棣把这一条条对官员有利的措施颁布下去,不等官员们手舞足蹈,以为洪武朝的恐怖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朱棣就用血的事实告诉了他们,什么叫老朱家的东西不好拿。

一批批贪墨舞弊的官员被押往法场,血流成河,杀得众人再次惶惶不可终日,不过短短几月就又有了再洪武朝当官的错觉。

然而,这到底是永乐朝,不是洪武朝,比起朱元璋喜欢把事情搞大,一杀杀一大片,杀几年,朱棣显然不是那么爱搞的人。

至少,他不会让锦衣卫四处拿人。

而且永乐朝的锦衣卫已经关闭了诏狱,锦衣卫成了一个特殊的情报机构,不再有捉拿审问官员的权利。

不过锦衣卫依然是百官闻之色变的存在,甚至是,随着时间过去,许多年后他们发展成了百官们闭口不谈的神秘又强大的存在。

谁也不知道,身边的同僚是不是‘锦衣卫’,谁也摸不准,家里哪个小厮丫鬟,路上随便遇见的一个路人是不是‘锦衣卫’。

他们的情报人员无孔不入,甚至是翻山越海,深入他国地界。

只是在永乐朝头两年,一系列对官员明显有利的措施颁布下去后,文武百官短暂地产生了错觉。

以为,朱棣比朱元璋好说话。

或者说是,太子朱高炽果然是他们的希望之星。

这些改革措施听说都是太子提议的。

文官们喜极而泣,眼底迸发出一种名为‘新生’的色彩,对未来再次充满希望。

然而。。。。

就在第一批押往法场的贪官污吏人头落地的时候,朝廷又发布新的规定。

凡犯重大过错的官员,三代内不可科举出仕,九族范围的三代内不可入官办县学府学读书。

至于这所谓的‘重大’过错有哪些,朝廷清清楚楚地列了出来。

保证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以权谋私,贪污舞弊’这类的犯罪。

文官们:“!!!”

至于犯下的本来就是‘杀头’重罪的官员和家属,刑罚程度的严酷不亚于洪武帝朱元璋。

官员们不干了。

以往只有犯下‘谋逆’这种罪大恶极的事才会有‘杀头株连、祸及三代’的惩治。

怎么这。。。。这还越搞越严重了。

文官们纷纷上书,为了阻拦这项改革,说什么的都有,最后看朱棣是油盐不进,连说出‘有违洪武法令’这种话的都有。

朱棣就掏掏耳朵,看一眼那个慷慨激昂,敢拿朱元璋来压他的御史,毫不在意地下令:“既如此,那朕不学学老爹岂不是让你们失望?来人啊,把人拖出去仗十,再押入刑部大牢。”

文官们:“!!!!”

他们惊恐地看着坐在金銮椅上的朱棣,只觉眼前这人,根本就是比洪武帝还可怕的存在。

一群委屈又愤怒,惊恐又不服的官员们就找上了朱高炽,跟朱高炽诉苦、告状。

当时朱高炽就站在殿内,亲眼看着朱棣下令,也是一直保持沉默。

只是这群人似乎觉得朱高炽是理所应当站在他们这边的,是会为他们做主的人。

是吗?

朱高炽还是那般斯文温厚的模样,在群臣激动的声音落下后,他才不疾不徐地说:“嗯,孤知道了,对于各位大人的意见孤回去会好好考虑下,不过,孤给父皇提的改革建议觉得还不错,目前没有收回的打算。”

群臣:“?”

他们那一瞬,脑子都是空白的。

朱高炽就对一个个石化的人,笑笑说:“你们还不知道这是孤的意思?哎呀,孤还以为你们都知道,刚才那是指桑骂槐,怪孤呢。”

群臣:“!”

那次之后,原本的‘斯文代表,文臣之星’太子朱高炽的形象就在文臣们心中出现了破裂。

这人,似乎,也许,跟他们以为的不太一样。。。。。。

从永乐元年到永乐五年,这几年发生的事太多,每一件事或多或少都与太子朱高炽有关联,即便不是,那也是他支持与默认的。

文臣们再也无法自欺欺人了。

什么斯文代表,文臣之星。

他朱高炽可是洪武帝的亲孙孙,朱棣的宝贝儿子,他能斯文到哪儿去!

过往种种真的。。。。哎,不可说不好说啊。

此时,六部各衙门休闲茶区,吃过午饭,在这喝点闲茶的官员们,而仔细看,面上却还是比在洪武朝当差时要好看多了。

首先,面色红润些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