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农家小辣妻美人相公你别跑 > 第92章 再见李宏裕一(第1页)

第92章 再见李宏裕一(第1页)

第92章再见李宏裕(一)

杜秋娘笑道:“我们租一辆马车不就好了。爹考试只要一天罢了,我们初六出发,十二三回来,不过也就六七日。”说着不禁心算了一番,道:“六七日不过也就八九两银子罢了。”杜秋娘说的八九两,已经是那种很宽敞的马车了。只要马好,车好,哪里去不得呢?

“若是再好一点,几十两的马车我们也租得起。只是我们三个人实在不必太招摇了。”

杜应贞跟王三娘互相看了一眼,心知女儿说得没错,现在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杜应贞点头道:“好,我这就去跟你爷爷说,到时候咱们一块儿过去。”

“太好了!”杜秋娘笑道。心想着要不要去找李宏裕,也许他已经忘记她了。

杜应贞出了门,没过一会儿就回来了。

“跟爹说了,带你们一起去。只是刚才大嫂在那里,说燕儿要去姑苏找她舅舅,问能不能顺道跟我们一起,再一起回来,我就答应了。”

王三娘抱着虎头喂奶,没说话只看着杜秋娘。杜秋娘也是无奈,她爹都答应了,她还能怎麽着呢,想来一个杜燕儿罢了,带着就带着吧。便点了点头。

到了初六那日早上,王三娘早就将三个人的衣物丶银钱都收拾妥当了。家里的钱都检查过,放在砖块下面不会被发现。出门的时候更是用大锁锁好了门。

门外,杜应贞早已是将租来的马车赶到了家门口。这是一匹难得的枣红大马,马车是崭新的实木外框,上面是灰色粗布外罩,车轮很大,看起来十分稳当。

“都好了麽,要走了。”杜应贞坐在马车前自豪地喊了一声。这辆马车虽是贵了点,但是贵有贵的道理,里头不会闷热,更是稳当。

杜周氏将杜燕儿送到门外,看到马车惊呆了,心想这车租一天至少要二三两银子的,这杜应贞家到底赚了多少钱,出手这麽阔绰。

在她惊讶的时候,王三娘跟杜秋娘已是率先带着虎头上了马车。杜周氏一看,急忙把杜燕儿也塞了上去。

“哟,二弟,你这马车不便宜吧。最近出手可是越来越阔绰了。”

杜应贞只笑道:“刚好那老板实诚,听说我是去考试的就便宜给我了。大嫂,我们先走了。”说着便牵着马掉头,一挥鞭子,马就走了起来。

看着马车背影,杜周氏啐了一口,骂道:“骗鬼呢,赚了钱就知道自己藏着掖着,怕谁抢呢。”

路过杜秋娘家门口,看着那大锁,不禁走上去掰了掰,纹丝不动才放了手,骂骂咧咧地回去了。

村里人出门大多是靠走路的,稍微有钱一点的都会做驴车,马车是坐不起的,尤其是像杜秋娘家租的这种大马车,村上更是十天半月难得见上一回。因此这马车奔驰在乡间小路上,引了不少的人驻足观看。

那些人看到赶车的是杜应贞,心里就更羡慕了。

“杜先生,出门啊?”

“读哪儿啊?”

杜应贞一边打着招呼,一边笑道:“去姑苏呢,要去考试。”

“赶考还租这麽大的马车,杜先生真是有钱啊。”

杜应贞忙解释道:“不是,是带着孩子们出去呢,一家人呢,没有马车不好坐。”

然而围观的人并不在乎他的解释,只看到他坐着马车,便觉得他一定是发了财。那沈安氏也在路边看到了杜家的大马车,顿时心里便不是滋味,立刻扔下锄头就朝着杜家赶过去。

这厢在车里,王三娘坐在卧榻上,将虎头抱在怀里逗弄着。这车厢前半部分是两边排座椅,後半部分则是相当于卧榻一般,卧榻下面中空,还能放行李。

杜秋娘坐在旁边看着虎头一会儿吐吐舌头,一会儿扁扁嘴,说不出的喜欢,而杜燕儿却是百无聊赖地靠着窗,看着窗外。

“虎头,虎头。”杜秋娘喊着弟弟的名字,看他似懂非懂地咧着嘴,只觉得好玩极了。

忽然,虎头却是大哭起来。

杜燕儿不耐烦道:“能不能小声一点,太吵了。”说着便坐远了一点。

这话一出,杜秋娘的脸便黑了。

王三娘忙打圆场道:“燕儿,虎头尿了,我给他换了尿布就好了。”说着忙哄着虎头道:“虎头不哭,不哭。”

杜燕儿撇开头,不理会他们。

然而虎头却还是大哭着,杜燕儿便想到杜念蛟小时候的样子,只觉得十分生厌,喝道:“哭什麽哭!”

杜秋娘正在换尿布,猛然听到她骂,顿时反声道:“燕儿,这可是我家的马车,我弟弟也是主人吧。轮得到你一个客人来说主人的不是吗?”

“什麽主人客人?要不是我去姑苏看舅舅,我才不惜得坐呢。”杜燕儿仰起头不屑道。

杜秋娘顿时冷笑道:“那好啊,你把这路费给我们,然後就下车吧。我来算算,这也出来了两个时辰了,算车钱麽,少说两钱银子。拿来吧。”说着便朝着杜燕儿伸出了手。

王三娘忙将她的手拍下来,对着听了之後傻愣愣的杜燕儿道:“别听她的,自家人怎麽能要钱。”说着忙喝杜秋娘道:“你说的什麽话,还问你妹妹要钱?”

杜秋娘见状,心知她娘唱定了这白脸,便冷笑了一声,没有继续说话。

杜燕儿咬着唇,抽泣道:“婶子,我只是……只是昨晚没睡好,所以才……”说着不禁抹起了眼泪。

这我见犹怜的小模样儿让王三娘的心都软了,忙道:“没事,没事,婶子知道。”

换完了尿布,马车便停了下来。杜应贞在外头喊着大家出去吃饭了。

出了马车,外头太阳正是灼热的时候。路边有一个小茶馆,搭了一个大棚子,後头是一处竈台,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正在煮着大桶的茶水,前面是五六张桌子,不少过路的在吃东西。

衆人坐了下来,老板就过来问吃什麽。在问了有什麽之後,杜秋娘丶王三娘丶杜燕儿便各自点了一碗面和一碗茶。杜应贞则是点了两个馒头,一碗茶,一叠小菜。衆人便吃了起来。

正吃着,只见茶馆旁边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悬赏:有山匪数人流窜于姑苏一带,见之报官可得十两纹银。旁边画着许多人的小像。

老板见他们正看呢,忙过来道:“你们若是去姑苏,我劝你们还是回头吧,这些人可不是好惹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