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登上那至尊之位,也只剩了最後一条路。
顾宁熙揉了揉眉心,朝政变换不定,她置身其中焉能不被波及。
猜测了半路,顾宁熙才回到侯府,便有小厮在门房处等着她。
顾宁熙认得他是父亲身边之人,小厮上前道:“侯爷请二郎君即刻去主屋一趟。”
“好。”顾宁熙不明所以,只能先动身。
祖父祖母前些年便已移居别院颐养天年,主屋是父亲所居,顾宁熙每月都会来此请安。
屋中烛火通明,除了父亲,顾宁熙才发现母亲与沈夫人都在此处。
她镇定着见过礼数,宣平侯道:“怎麽这个时辰才回来?”
“孩儿路上有事,不小心耽误了。”她道,“父亲,可是出了何事?”
很快顾宁熙知道了原委,原是白日里昭王府的孙参将过府,替他手下一名亲卫前来提亲。
因涉及宣平侯府内宅事,故而管事还禀明了沈夫人。
而要娶的人,正是乐游院中顾宁熙的贴身侍女,吟月。
顾宁熙讶然:“那名亲卫叫什麽名字?”
管事答道:“回二郎君,姓魏,名唤旬舟。”
宣平侯蹙眉,看向顾宁熙:“这是怎麽一回事?”
顾宁熙如实道:“先前孩儿随昭王殿下出京,中途遇见了刺客。吟月不幸失散,是荀舟救回了她。”
原是一场英雄救美,但实在不合时宜。
顾宁熙院中,只有三人知道她真实的身份,吟月便是其中之一。
宣平侯拂袖怒道:“你未免太失察了些。身边人与昭王府亲卫私相往来,你竟半点不知!”
“父亲息怒。”顾宁熙跪于地请罪,此事是她之过,无可辩驳。
孟夫人心疼女儿,想要求情,偏生被沈夫人堵住,插不进半句话。
宣平侯怒气未消,铮儿再不懂事,最多也就是考不中进士罢了。他本以为宁熙会稳重些,才容了她去参加科考。没成想她竟懈怠至此,连院中人都约束不当。她的身份一旦被昭王府中人察觉,这样一个致命的把柄握于他人之手,会给侯府带来灭顶之灾。
顾宁熙脑中也乱,回想起这几月来的种种,确实是她大意。
偏她还在想前世昭王是如何发现她的身份,原是破绽稍有不慎就近在眼前。
“侯爷,此事熙儿也并非有意的,她——”
孟夫人护着女儿,宣平侯斥道:“住口,这等大事哪容得着你插嘴?”
沈夫人不语,只与身边的嬷嬷交换了眼神,眸中划过得意之色。
这桩婚事她和侯爷已经叮嘱管事,替乐游院挡了回去。孟氏御下不严,连带着女儿也无能。
宣平侯当即命人去传家法,又让人将孟夫人带回沁兰院。
顾宁熙对她摇头,只求母亲不要再开口。
但孟夫人哪里忍心,她单是见那厚厚的板子便觉心绞:“侯爷,熙儿她受不住的啊,她——”
“母亲!”顾宁熙疾声打断母亲的话语,认罚。
屋中正喧闹时,小厮忽地来禀道:“侯爷,老太爷到了。”
宣平侯一时顾不得其他,赶忙出去相迎。
“父亲怎麽来了?”
虽已安养天年,但府上大事顾老侯爷照旧知晓。
他进了主屋,院内院外人齐齐行礼,顾宁熙仍旧跪着。
顾老侯爷独自入座,没有他的允准,宣平侯也只敢侍立一旁。
他淡淡道:“无关紧要的人都退下。”
沈夫人不敢多留,宣平侯又命人将孟夫人带下。
执家法的仆从退至两旁,屋门合上。
顾老侯爷看向跪于中央的顾宁熙,声音不怒自威:“宁熙,此事你如何看?”
顾宁熙并未推诿,先是认错:“孙儿有失察之职,万不该疏忽至此。”
顾老侯爷微微一笑:“继续说。”
顾宁熙理清了思绪:“孙儿以为,万幸事情尚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吟月是祖父为孙儿选的人,她是侯府家生子,家中世代都在顾府侍奉。之所以放心让她知道孙儿的身份,不仅是因为她们一家皆忠心,更因他们的生死与侯府系于一处,与侯府一损俱损。孩儿也了解吟月的性子,不该说的话,她应当没有外道。”
顾老侯爷已审问清楚,顾宁熙并未扯谎。
“那依你之见,这丫鬟应当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