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前任登基为帝之后免费阅读 > 76 登基(第3页)

76 登基(第3页)

大赦诏书由驿站快马传至全国,万民同沐皇恩。

……

春日里伴随着皇权更叠,朝中官员升迁调度在所难免。

自请外放的文书顾宁熙已草拟完毕,于前日递交吏部,听候朝中的安排。

外任为官是她一早为自己谋划好的退路,纵然会折损仕途,但以她的身份确实不能再在朝中久留。

前些日子昭王殿下……陛下的话语也提醒了她,顾家二郎君终归是要成婚的。

京都人多眼杂,在暗中等着踩下宣平侯府的世家不少。她身为长房嫡子若迟迟不娶妻,必会惹来流言无数。

外放就不一样,当地无人认识她,她又是地方最高的长官,谁敢置喙她的私事?届时随便寻个借口,便可以搪塞过去。

表兄已在江南安顿下来,信中道他一切顺利,令两家的长辈放心不少。

外祖母身体康复,顾宁熙也可离京。外任的州府虽说由朝中决定,但多少会考量官员的意思。

顾宁熙心仪江南道的杭州丶湖州,她已经打听过,这两处地方有官员出缺。江南之地山明水秀,离表兄所在的临州也不远,可以互相照应。

顾宁熙已经请商行留意,预备将和表兄一同购置的那处宅子卖出去。京都地价虽仍在看涨,但顾宁熙离京後鞭长莫及,只能提前将它折了现银。

不管怎样,相较于他们买下宅邸的三百七十贯,这桩买卖只赚不赔。

“怎麽走得这般急?”

乐游院中,顾宁婉来探望妹妹时,她正在收拾书架上的书册。

外放之事暂未有定论,顾宁熙只与阿姊透了些风声。

顾宁婉道:“可我看陛下未必容不下你,再待上一两年无妨。”

顾宁熙叹口气,这段日子她心中时有不安。

“阿姊,我担心夜长梦多。”

朝中许多事都与她梦境中不一样了,昭王殿下提前数载即位,她怕自己再留于京都,会生出什麽意料之外的变故。

无论如何,顾宁熙想先离开,馀下再做打算不迟。

顾宁婉觉得有理,提醒道:“离京之事,你可告诉陛下了?”

此事顾宁熙已详细斟酌过:“我不过一个五品官,应当是由吏部考核就足够了。”

论公是如此,但论私,她也该设宴与好友告别。

其他人都还好,偏生她与昭王殿下之间还存了君臣之别,着实难办。

她想着先等朝中的消息,再定安排。

除了她自己,还有母亲。顾宁熙想效仿表兄的做法,等自己安顿後,就接走母亲。她忧心此事会有些棘手,若顾家仍觉她有利用价值,不肯放走母亲该怎麽办。

“你安心些,我还会说服母亲帮你的。”

沈夫人对此求而不得,她一离开,顾宁铮便是侯府毫无意外的世子。

反正顾家不可能将爵位传给她,顾宁熙少时便看得清楚。

算是和孟家举家南迁罢。过程虽艰难不定,但倘若事情能一桩桩顺利办成,往後两家人在一处,顾宁熙可以想象到她们的日子有多欢欣。

但终归故土难离,她对京都有留恋不舍:“我若离开,阿姊明年与宁国公世子成婚,我怕是不能到场恭贺了。”

姐妹一场,除了母亲,阿姊就是她在顾家最亲丶最牵挂的人。

“无妨,贺礼到了就行。”

顾宁婉自然亦是难过的,但妹妹有更好的前程,她由衷为她欢喜。

“我会替你好生照顾一段孟夫人的,你不必太担心。”

“多谢阿姊。”姐妹二人相望,无需再多言。

……

风和日暄,近段日子朝中官员调度频频。

工部内目前知道顾宁熙有心外任的只有李侍郎,他颇能理解。新帝登基,如顾宁熙一般的蜀王旧臣要外放自保再寻常不过。除了她,不少原东宫的属官都已经离开。

虽觉可惜,但李侍郎相信凭顾宁熙的能力,外放也必能造福一方百姓。

这几日李侍郎已经少分派新事务给她,顾宁熙如往常一般点卯,静静等候着吏部的消息。

然她的折子递上去数日,不知怎的却有如石沉大海一般,迟迟没有回音。

【作者有话说】

女鹅跑路。JP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