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扶苏的全部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esp;&esp;大王的儿子给臣子们送温暖,简直就是恩典加恩典,好事啊。

&esp;&esp;秦王想都没想,“那就让他去。”硬是让李斯将一句没说出口的话,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esp;&esp;既然扶苏不要督造的恩典,秦王也不会亏待自己的儿子,“赏黄金十镒,礼器一套,布帛二十匹。”

&esp;&esp;“谢父王,儿臣告退。”

&esp;&esp;扶苏施礼再次出宫,这一回,后头跟着秦王赏赐的物品,还有御苑骑兵相送,比起之前迁居别苑时的几辆马车,几个老仆,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esp;&esp;还没出咸阳城,就遇到一行人拦路拱手请安,扶苏下马,在脑中搜索一番,叫出面前几个人的名字,他们大多是扶苏的门客。

&esp;&esp;“听闻公子献上奇宝,以获大王恩宠,以谄媚之道侍君,非君子之道也。君子之道,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矣。”

&esp;&esp;赵苏抚额,这些门客也是够清奇的,他身为人子,又不是巴不得找机会一头撞死而留名千古的谏臣,哪儿有这么分曲直的。

&esp;&esp;“你们想多了,我不过是看天寒地冻,做了一样可取暖的物什,进献君父聊表孝心而已。古有彩衣娱亲,子对父又何谈谄媚,此言不妥,大大的不妥。”

&esp;&esp;冯止眉头微蹙,扶苏对他们一直礼敬有加,还是第一回这么不留情面的驳斥。不由深感失望,“公子忘了昔日所说的话吗?”

&esp;&esp;“难道我还说过不敬君父的话?”赵苏现在连掐死冯止的心都有了,这话要是传到李斯的耳朵里,谁知道会扭曲成什么样,若再被人递到秦王跟前上眼药,小命休矣。

&esp;&esp;冯止一愣,“自然不是。”

&esp;&esp;“既然不是,我如今在别苑替母守孝,有什么事等我回来再说。”扶苏翻身上马,出了咸阳城,一路往别苑而去。

&esp;&esp;真知灼见他终于明白了原因

&esp;&esp;冯止一群人站在大街上,垂头丧气的看着扶苏绝尘而去的背影,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一句,“扶苏公子变了。”

&esp;&esp;“噤言,扶苏公子至孝,待公子回到咸阳,再从长计议。”

&esp;&esp;“喏。”众人都以冯止为首,见他发话,无一不遵。

&esp;&esp;赵苏骑在马上,慢慢回忆扶苏脑海里,与这些门客的往来。不由再次叹息。世人都不明白,为何扶苏有仁义果敢之名,又兼有风光霁月的高士之风,还身为皇长子,秦始皇就是不肯立他为太子。

&esp;&esp;若说不喜欢扶苏,二十几个儿子里,总能挑到一个他喜欢的立为太子吧。可他一面说不喜扶苏,一面又不肯立太子绝了扶苏的希望。最奇怪的是临死之际,还是决定将皇位传给这个他并不喜欢的儿子。当然,赵高和李斯的串谋并不在他的预料当中。

&esp;&esp;后世囫囵吞枣的看历史,赵苏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esp;&esp;可如今,身为扶苏,又不是扶苏,跳出局中去看这盘棋,他终于明白了原因。

&esp;&esp;秦引法家为治国理念,前有商鞅变法让秦国崛起,后有李斯为法家张目,辅助秦王一统六国成就千秋伟业。所以就目前来说,法家的地位绝不会轻易动摇。

&esp;&esp;而扶苏呢,身边门客多为儒家门徒,扶苏也更推崇儒家学术。

&esp;&esp;百家之争,就是比之宗教之争也不逊色多少,以信仰为弓,以唇舌为箭,一样充满了血腥阴谋和背叛,甚至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李斯和扶苏的立场也就很好理解了,无关乎人品高低,性格长短,只因信仰不同,所以势不两立。都想争夺这个世界上有关真理的解释权,贯彻自家的治国理念,发扬自家的学说,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哪里容得下仁慈。

&esp;&esp;赵苏心有戚戚然,扶苏固然是个君子,但他死的,当真不冤。明知道秦国独尊法家,还要和儒家打的火热,有李斯和一众法家门徒在朝堂上占据高位,有秦始皇相信只有法家才能使秦国强大,他怎么可能当上太子。

&esp;&esp;最终秦始皇会选择扶苏,只能说那二十几个儿子实在不争气,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扶苏因为品格高尚,最终成为秦始皇无奈之下的选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