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
五根是什么意思?
五根是指五感器官。
五根在佛教中具有双重含义,具体如下:
五感器官与六根概念。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
五感官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以及依附于它们的意识——意根,共称“六根”。
这些器官负责摄取外界信息并引心识的认知作用,是佛教中“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根基。
五根的另外一种意思是,五无漏根。五无漏根为善法根本。
五根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种修行基础,用于调伏烦恼、成就圣道。
这五根的内容具体包括:
一信根。信根是指对佛法的信仰;
若然,修行人对佛法缺少应有的信仰,那还修个屁的行啊!都甭修了。
修行的人,虽然精进于以上这五根的修习,可却能够分别出每一个人的修行功夫到底是利还是钝。
也即就是说,修行者不止自己修得好,还时刻关照别人修行的进度如何。
二精进根:勤修善法;
今日修善法,明日行恶法。这样子的修行,是永远也证不了果位的。
三念根:忆念正法;
忆念正法,为自身增加正能量。
四定根:心念专注;
不止读书记事要心念专注,这修行的事更是要心念专注。
五慧根:智慧观照真理。
智慧观照真理,不会迷失修行的方向。
这五根的总结是:五根的含义需根据语境判断,若指佛教修行则强调善法根基;若指生理感知则指五官及其功能。
这样子的修行,就是菩萨的行为与做法。
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
五力是什么意思?
五力是指信力、精勤力、念力、定力与慧力。
即佛教五力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增长后所具有的五种内在力量,用于破除修行障碍、趋向解脱。
这五力的内容具体如下:
一信力。
信根增长后形成的力量,能破除邪信,坚定信仰三宝及因果法则,为修行提供精神支撑。
有信力,才能有行动。
二精进力。
精进根强化后产生的力量,克服懈怠与障碍,持续精进修行,勇猛向道。
一鼓作气,直向菩提。
三念力。
念根成熟后形成的力量,保持正念稳定,觉察身心现象,防止邪念生起。
杜绝魔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