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亦能覆舟的上一句是什么 > 前夕(第1页)

前夕(第1页)

前夕

那处租来的小院偏僻却清净,几间旧屋,一个不大的天井。

对一群刚刚脱离教坊司的女子而言,已是天堂。

她们用带来的少许积蓄和之前做活剩下的一些边角料,简单收拾了住处,又将最大的一间屋子辟作了工坊。

起初的日子异常艰难。

谢灵然带着红绡,拿着那份盖着官印的脱籍文书和之前教坊司太监出具的“效力证明”,去官府指定的部门接洽,希望能承揽一些官制的活计。

接待的小吏眼皮都懒得擡一下,哼道:“教坊司出来的?针线活?官府自有合作的绣坊和工坊,凭什麽给你们这群……”

他话没说完,但轻视之意溢于言表。

谢灵然不急不躁,将带来的一件精心缝制的棉袄和几捆处理得干净整齐的药布呈上:“大人,这是我们姐妹之前为军中所制,针脚和用料皆可查验。我们不敢求多,只求大人能给个机会,分些零散活计,或是哪位大人府上需要些针线下人,我们也能做。价格不敢多要,只求公允,让姐妹们有口饭吃。”

那件棉袄厚实匀称,针脚细密,药布也蒸煮得洁白柔软,毫无异味。

小吏掂量了一下,脸色稍霁。

战事吃紧,各处都缺人手,尤其是细致靠谱的。

他沉吟片刻,道:“眼下倒是有批要送往边关的军衣,催得紧,原来的绣坊忙不过来,分你们八百件缝缀衣扣丶加固袖口的话,三日之内可能完成?”

“能!”谢灵然毫不犹豫地应下。

回到小院,消息公布,姐妹们既感到压力,又充满干劲。

她们立刻分工,领了材料,天井里丶屋檐下,还有的干脆席地而坐,埋头苦干。

谢灵然除了自己动手,还要来回检查,确保每一针都符合要求。

红绡则主动负责了饭食和材料的清点分发,她性子虽急,但管起事来却井井有条。

三日期限,她们几乎不眠不休,终于在最後一天深夜,将八百件军衣整理得妥妥当当,叠放整齐。

小吏验货时,仔细翻看了十几件,竟挑不出一点错处,反而比一些老绣坊交来的更工整。

他点点头,爽快地结了工钱,虽然微薄,但却是她们靠自己双手挣来的第一笔干净钱。

“活儿做得不错。以後有零散的,我再叫人通知你们。”小吏临走时说了一句。

有了这次开头,後续的活计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官府零散的缝补,有时是某家医馆送来需要处理的药材,偶尔还有附近住户见她们手艺好,送来些私活。

谢灵然严格把关,无论活计大小,都要求做到最好。

工坊的口碑慢慢传开,她们的日子虽然清苦,但能吃饱穿暖,无人轻贱,每个人脸上都渐渐有了光彩和生气。

谢灵然的医术也派上了用场。

她购置了一些最基础的药材,姐妹们有个头疼脑热,她都能处理。有时附近穷苦人家孩子生病,请不起郎中,也会试探着来问。

谢灵然从不推辞,能帮则帮,有时甚至倒贴药钱。

渐渐地,“那个会看病的云娘子”的名声也在小范围内传开了。

一日,工坊来了位不速之客。是个穿着旧军服丶瘸着一条腿的老兵,面色黝黑,风尘仆仆。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破旧的布包,在门口踌躇了许久。

红绡最先发现他,警惕地问:“你找谁?”

老兵哑着嗓子,带着浓重的口音:“请问……这里可有一位停云娘子?听说……听说她心善,懂医术……”

谢灵然闻声出来。

老兵看到她,眼睛一亮,又有些局促地低下头,将布包递过来:“云娘子,俺……俺是从北边伤兵营回来的。俺有个弟兄,伤得很重,军医忙不过来,俺……俺听说您这儿……”

他语无伦次,布包里是几块沾满脓血的脏布,“俺没钱,就这点……”他掏遍全身,只有几个铜板。

谢灵然接过布包,没有在意脓血,仔细看了看伤布的痕迹和气味,眉头微蹙:“这伤口溃烂已久,恐已伤及筋骨。你弟兄现在何处?”

“在……在城外破庙里躺着,俺们……俺们没地方去……”

老者眼圈红了。

谢灵然沉默片刻,对红绡道:“拿上我那套银针,还有之前熬的金疮药和干净布条,再包些吃食。”

她又对他道,“带我去看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