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字狱就要这样偃旗息鼓了吗?
不,天生爱热闹的楚家人并没有让他们失望,新的後续又来了。
甚至出告的人依旧是方略知。
有了甄如卿的协助,他这回不仅认真写了封长达两米的奏章,细数楚广阔的罪行。
还根据奏折所列条目,整理了对应的罪证丶账目丶人证丶口供,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整个大殿都快摆不下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勾连权贵,假报资业以逃避赋税,其数额竟已高达了万两之数。
自然,这一点在历朝历代中并不算罕见,权贵们蛇鼠一窝,又有几个干净呢?若是搅弄起来,恐怕连皇帝也要受波及。
因此,方略知还是在甄如卿的建议下,将权贵们的名字都划了,只留下了铺面的让渡情况。
荣庸也并没有打算细究。
其次便是虚构産量,非法制得硝石丶布匹丶瓷器高达上万之数。
其中布匹暂且不论,硝石乃是土火药的重要原料,历来都是受到朝堂管制的违禁物品,只交给皇帝的心腹负责开采。
可楚家深受皇恩,竟虚构账目,隐匿了硝石万吨之数,其心可诛!
万吨硝石,若是全部制成黑火药,将在云国掀起多大的风浪。
没有人知道。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硝石去了哪里?楚家又从中牟利多少呢?
依旧无人可知。
此刻的太和殿鸦雀无声,只听得到沉重的呼吸声。
荣庸有些不敢相信,将那张长达两米的奏折甩到一旁,又在夏林的协助下,翻到了人证和口供。
楚广阔骤然离京,矿井中的罪证根本来不及消除,于是便想出了活埋矿工僞造天灾的法子。
既可以销毁罪证,还可以向朝廷哄要抚恤金,一举两得。
而当年为了应付监察御史的巡视,楚广阔又想出了挖双层矿井的主意。
靠近地表的一层,撒以粗土黄沙,以便欺瞒朝廷丶虚报矿産。而在下层,则还有中空的夹层,夹层之下才藏着真正的矿石。
靠着这个法子,楚广阔得以藏匿国资高达万数,无人可知。
可到了紧急关头,在活埋矿工时,这些夹层也成了矿工们逃出生天的唯一生门,更成为了楚广阔的催命符。
荣庸望着这些沾满了血红手印的诉状,久久不语。
楚家,是被他一步步纵容到这个地步的。
他疑心深重,却从未怀疑过楚家半点。
他以为,楚家子当年尚且能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下与他并肩战斗,这样的家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可如今看来,是他错了,这些淋漓的血债中,也该有他的一份!
心神激荡间,他竟又想起了楚清怆在自绝当日说的那句“够了,已经很够了。”
那麽,楚清怆又想告诉他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