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逃离毒舌金主圈养后 > 第79章 内鬼(第1页)

第79章 内鬼(第1页)

第79章内鬼

虽然演医生对林淮来说要更简单一点,但一开始,也不是那样的。

他也是什麽都不懂,自己去跑医院丶去培训,慢慢摸索的,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是喜欢这个过程的:

认真准备,付出努力,然後在荧幕上收获成果。

每一步努力都能踩出清晰的脚印,每一分付出都能在结果里看到回响,这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成了他演戏时最稳的底气。

所以新角色对他来说也是一样的。

林淮有三个多月的准备时间,他紧锣密鼓地用了起来。

这部剧是苏省的贺礼年代剧,故事锚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线紧紧绕着治理水灾丶疏浚淮河展开。

说来也巧,他的名字“淮”正取自淮河——生于大西北的父母年轻时曾路过淮河岸边,看惯了戈壁荒漠的人,被那片流动的水泽勾走了魂,便把这份向往嵌进了儿子的名字里。

可名字里的“淮”终究是纸上的字,对林淮来说,苏省水乡的一切都是彻底的盲区:

他长在西北的黄土高坡,见过风沙里的窑洞和耐旱的枣树,剧本里写的“挑河工踩着泥浆喊号子”“茨菰烧肉在砂锅里咕嘟出的香气”“街坊邻里用苏北话拉家常的调调”,都像另一个世界的事。

网上能搜到的资料很零散,挑河工的老照片大多模糊,他只能先仔细看剧本。

他的小本子又更新了不少内容。

林淮看文字比较慢,但很认真,他先把剧本翻了一遍,看第二遍的时候便铺开本子开始做笔记,做分析。

没有花里胡哨的荧光笔,他只用黑水笔和红水笔,画出所有自己觉得该注意的地方,还有不太熟悉的名词,演技课老师教的人物小传的写法他用起来比较吃力,便干脆用自己的方法。

他的方法笨却扎实,想到一点就记一点,等记满半本再慢慢归类,像在给自己搭一座通向角色的桥。

比如剧本提过一次,这个叫茆家旺的角色挑河泥时,胳膊上有肌肉,林淮圈出来,备注自己要练肌肉。

他舍不得花钱去健身房练肌肉,想着挑河工主要是挑重物,便自己买了扁担,借了公司的壶铃,每天早起挑着爬楼梯。

也算歪打正着——本来健身房练出的漂亮肌肉就和真正干活的人练出的肌肉不同的。

健身房练出的肌肉是紧实的块状,可挑着担子爬楼练出的力气藏在肩膀和小臂里,连杨慈来看他时都愣了愣:“这胳膊线条,倒真有点干活人的劲儿了。”

公司安排的方言老师出生在苏北,十几岁就因为家乡水灾逃难到了海城,虽然会教他方言,但对当地的生活回忆已经淡去。

林淮有点愁,犹豫了两天,还是向公司申请,能不能请两天假去苏北当地体验一下。

上次他自己去蹲医院的事,杨慈是震惊,并且反省过的,这次没再拒绝,反而说:“既然要采风,时间就长一点,一周吧?我给你申请出差补贴,你带詹翼一起去。”

这倒是意外之喜,本来林淮都准备自掏腰包,出钱买车票丶定酒店了。

—————

意外的是,在把自己要拍挑河工年代剧的事告诉秦舒时,对方“正在输入……”了几分钟,给他发来一句话。

“其实昭总奶奶就是苏北人,老昭总年轻时下乡认识的她。”

老昭总指的当然不是那个见天儿被昭予骂蠢的爸,而是创建了昭阳电缆的昭予的爷爷。

这还是林淮第一次听说昭予爷爷奶奶的事。

但是现在他的立场来说,根本不应该和秦舒讨论这个。

他犹豫了下。

不知道怎麽回复的时候,秦舒接着打字:“如果你对那个年代比较好奇,其实可以问问昭总,昭阳和昭腾在当地都有工厂,也许因为老昭总夫妇的关系,碰到相关资料什麽的,他们都会留下,我去出差的时候看到过,他们资料室里有不少挑河工的照片,还有人捐过当年的扁担和记工分的本子。”

林淮狠狠心动了,可到底纠结着自己和昭予已经分手了的事:“算了吧,我自己想想办法。”

“要不你让你们公司联系那边说想参观?这种事不会惊动总部的,”秦舒脑子转的倒是很快,“你想找资料比那儿齐全的地方挺难的。”

林淮把这事儿记在心里,打算试探一下,在不惊动昭予的情况下,能进去看看资料是最好的。

他觉得自己没惊动昭予。

但那天他坐上前往当地的高铁时,却发现,昭予坐在同一节车厢里。

秦舒也在,见到林淮进来,她的表情很勉强,悄悄发来信息:“真不是我告密!”

林淮站在过道里,脑子有点懵。他根本没告诉秦舒具体的出发日期和车次,对方不可能连座位都算得这麽准。

他想起之前的种种怪异,零碎的念头突然串了起来——这次詹翼又说“其他座位都卖光了,只能定商务座”,还主动补了差价……

他慢慢转头,看向身後站着的詹翼,脸上没什麽表情,眼神却一点点沉了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