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庆就是那块他们要啄的最大最香的食物。
铁匠锤是大的还是小的?是尖的还是平的?
烧铁的炉子有多烫,能不能把一只野猪烫熟?
铁能用来做线麽?做了风筝线,风筝是不是再也不会断了?
……
能答得上来的,赵虎庆都答了,答不上来的,赵虎庆也试着说点什麽。
三坪村没有会做铁匠活计的,这些孩子听过,没见过,所以有很多好奇和不知底细的想象。
他们说一会儿,立阳立源就要放下手里的弹弓,拎起打锣的挂绳,用木槌子敲上一敲。打锣做得小,不会像卖油郎丶卖糕点的那样,一敲震天响,耳朵就要敲聋了。
他们这个像茶楼里说书人的快板,声音清脆,但不吵闹。
立阳立源见庆叔说了很久,怕他口干舌燥,也怕他累,就敲敲锣,让他们停一停。
他们手里东西多,一拿一放就显得很匆忙。
赵虎庆给出主意,说把打锣的绳子弄长一些,两端都弄长,就可以挂在脖子上了。这样打锣会像护心镜那样垂到肚子上,这时他们手里只需握着打槌。
这事儿得让他们去找阿爹和娘亲弄,因为把线弄长得用上纳鞋底的棉线,那个粗些,赵虎庆手头什麽线也没有,不能替这两个小家夥更换。
在外头聊了一会儿,各家来叫吃饭了,就站那路口遥遥地喊一嗓子,这些孩子听到自家亲人的呼唤,就作鸟兽散。
苏家竈屋的炊烟刚起,午饭还要晚一些。
立阳立源见庆叔说了那麽久的话,要兑现诺言,请他吃甜蜜流汁的大红柿子。
他们拉着赵虎庆到院子里的柿子树下站定,把身上的东西都卸了,然後张开双臂,一副你快来抱我的模样。
赵虎庆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要抱着他们上去摘。就说这麽小的孩子,怎麽可能摘到那麽高的红柿?
赵虎庆先托着立阳上去,让小家夥站到自己肩上来。两个人的身高一叠,立阳就能够到枝头的柿子,扯着拽着,摘下一颗来。
待他摘得心满意足了,再换立源来。立源力气小些,但有哥哥在前面打样,他能学得很好。
待立源也摘了几颗,把低处的红柿都摘光了,赵虎庆也把他放下。
两个小娃娃把摘下来的红柿,都往赵虎庆怀里放,都给他吃。
竈屋是能看到院子的,这几幕被在竈屋里择菜的苏春声丶吴阿旭丶许玉燕几个看了个全。
吴阿旭说:“弟夫孩子缘很好呢,立阳立源喜欢他,村里的小孩也喜欢他。”这话只是个引子,说完给弟媳使个眼色。
许玉燕会意,上去同苏春声咬耳朵:“你和弟夫打算什麽时候要孩子啊?瞧着你们感情不错哩。”
苏春声心道这八字都没一撇,哪会有孩子啊?面上是反着催促哥夫嫂子:“立阳立源也四岁啦,阿哥嫂嫂什麽时候再要下一个啊?不然我们约个时间,一同怀上,生三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崽?”
吴阿旭和许玉燕听完都不催了,他们讲不过这个伶牙俐齿的小哥儿。
现在这两个他们都管得头疼了,哪能要下一个?要是又生出两个不爱吃饭的,四个凑一起,光是逮孩子吃饭就能忙一天。
吴阿旭见两个孩子这般黏弟夫,趁机说道:“那两个孩子现在喜欢弟夫喜欢的紧,不然和弟夫说说,午饭由他敦促着他们吃。”
苏春声说:“一顿饭哄他们吃下容易,可次次都要这麽哄吗?还是得叫他们真的把吃饭这事儿在意起来。”
接着,苏春声就和哥夫嫂嫂说了赵家两个小侄儿的吃饭的习惯丶爱干活爱帮忙的性子,说同龄人之间的影响要比大人和小孩之间的影响大。
吴阿旭和许玉燕听完,直呼:“真的有这样乖的小孩?”
苏春声点头:“下回你们来赵家,我领你们看看,也叫立阳立源学学哥哥妹妹的好脾性。”
吴阿旭和许玉燕立马道:“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这两个小娃娃吃饭的问题解决,他们是可以考虑再要下一个了。
苏春声原是反着将难题推给阿哥嫂嫂,现在有种力使回到自己身上的感觉。要是阿哥嫂嫂打定主意要下一个,他和赵虎庆连那事儿都还没办该怎麽办?
也不能太松了,晚上他还得再使些力。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