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声点头应是。
这个跑堂的就领着他往那账房先生的位儿去了。
过拐角见到了人,苏春声唤他:“二叔。”
苏福民在那拨着算盘算着账呢,见苏春声来,忙起身,把人拉到里头一些的位置说话,眼睛笑吟吟的:“春声啊,你怎麽来了?”
苏福平和苏福民两兄弟眼睛那块有点像,尤其笑起来,都是一个弧度,苏春声看着,觉得分外亲切,同二叔说:“给您和二婶送些我自己晒的藕粉和菌子干。”
苏福民想说他们在城里什麽都有,不用费这个劲儿了,但这话只是在肚里转一转,没有说出来。
都晓得呢!他这个侄儿爱捣腾这些,做好了会各家送一送。送他也是挂念他这个当二叔的,借着这些东西来看看他吧。
“要不要见你二婶?你二婶在後厨呢。”
苏春声也好阵子没见到婶婶了,问道:“二婶现在忙不忙?”
“还没到午食的时间,酒楼里客人不多,她没那麽忙。她还有一样好东西要给你,放身上好多天了,你随我来。”苏福民同前头跑堂的夥计交代一声,让他们有事儿去後头寻,就领着苏春声往後厨去。
才挨到後厨门边儿,就见张桂花端了一盆水出来倒,苏福民忙唤她:“桂花啊,春声来了,来看咱们。”
张桂花欣喜地“诶”一声,马上把那湿手往布围裙上擦,擦干净後,拉着苏春声到一旁说话。
问了这阵子过得如何,又问要在城中待多久,然後把自己特意给留的几粒种子拿出来,递给苏春声。
“这个啊,叫金丝绞瓜,是前几日池大厨试菜的时候留下的,保准你没见过。”
苏春声对他没见过的蔬菜瓜果丶饭菜吃食相当感兴趣,不由得多问了问:“二婶,金丝绞瓜是什麽?”
“府城来的,神奇的嘞,外表长得和南瓜一样,但切开,里面的果肉就大不相同了。用手按一按,能出丝儿!这丝儿金灿灿的跟油面一样,好看的紧。不用煮熟,生食就可,拿凉拌菜的酱料一拌,又爽口又好吃!”
听到竟是这麽神奇的一种植物,苏春声眼睛亮了亮,问道:“该怎麽种呢?”
该怎麽种张桂花其实也不知道。池大厨本想用它推道新菜,可问了货源才知道这瓜冯阳县没人种。要买得去路途遥远的隔壁府县买,而且隔壁府县种的人还不多,收起来十分费劲。他和徐掌柜合计了合计,觉得划不来,就不打这念头了。
凉拌绞瓜丝出锅时就酒楼里的这些人尝了尝,口味是不错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货源,他们也不敢把这道菜的牌子挂上去。
试新菜总是这样,十道有九道因种种原因不合适,就不再做了。
这绞瓜,张桂花是见了它果肉的特性实在有意思,觉得春声一定会喜欢,就去找掌柜和大厨问了问,她能不能把种子留下来,给家里爱种东西的孩子种种。
他们两个都答应了,她才给苏春声留了这麽一瓜瓤的种子。
两瓣瓜瓤里种子不多,二十来粒,张桂花挑挑拣拣,选了饱满的留下,留了九粒。
“不晓得能不能活呢,”张桂花想,“这绞瓜长得和南瓜像,没准两个是亲近的植物,习性什麽的都相似,不如你就按着种南瓜的法子种它。”冯阳县没人种过,她也没处问去。
苏春声觉得婶婶说的有道理,点头道:“开春後我和南瓜一起播种试试。”
若绞瓜能种出来,他们夏日就会多一道消暑爽脆的好吃食。
又交谈了一阵儿,也问过叔叔婶婶及几个堂哥的近况,苏春声不好再耽误叔叔婶婶干活了,与他们辞别,背着那个空背篓出了福来酒楼。
福来酒楼靠近城里的东市,苏春声的脚步朝外迈去,心里想着:刚好去买些粉面菜蔬,回去可以给他们师徒三个做吃食了。
才走了几步,尚未靠近东市,就看见对侧斜前方一家挂着大字招牌的铁匠铺子搡了一个挑着扁担的老农出来。
想是挑的东西有些重,老农被推下台阶後没站稳,与扁担挑筐一起摔在了地上。
好在里面的东西都是拿麻袋扎起来的,不然就该撒一地了。
庄户人家最看不得粮食撒地上,一粒稻谷,从种下到收获,得费多少汗水,多少工序,要是撒了该多心疼啊。
苏春声忙过去扶起老农,也帮他把倾斜的挑筐扶正,免得里头的粮食真撒了。
这家铁匠铺里那个膀阔腰粗的大汉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竖眉叉腰,一脸不耐烦道:“没钱来打什麽柴刀?你知道铁多贵吗?还拿粮食换,你那粮食值几个钱?打个剃头的刀儿都不够!滚滚滚,别再来了!”
苏春声扶起老农後替他拍去衣衫背後的尘土。
“没事,我没事。”老农忙摆手,脸上笑嘻嘻的,不仅不埋怨,还跟周围的人告罪,“挡着大家了,我这就挪开。”
边上也有忿不平的,同样是从乡下到城里讨生活的,就见不得城里的这些商户丶富人趾高气昂,欺侮贫农,替这老伯骂道:“好好说话不行啊,非得动手动脚的!”
老农还笑着过去拦他,卖力地解释道:“不是他的错,不是他的错!是我银钱不够,才想拿粮食抵的,可还是差了好多,又在那说好赖话,把他说烦了,这才被扫地出门的。”
老农常挑菜来卖,这片的摊贩丶主家都识得他,有好心的给建议:“这家是极势利的人开的铺子,达官贵人来什麽都好说,可乡下的一进门他们就恶言恶语相待,您啊,来错地儿了!要说那心善的铁匠,县城里不是没有,您得往太平街那头去。”
听到太平街,苏春声耳朵动了动,心道:不会那麽巧吧?
可那人也不说是太平街哪家铺子,就领着那老农往前走,说:“我也要去太平街,咱们一道吧。”
老农忙感激地应:“好丶好。”
苏春声好奇心起了,想一探究竟,就也跟了上去。
作者有话说:
太平街有谁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