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能只靠几封书信成功,他也总得先找到送书信的路子。
祺郡王不是个小气的人,祺郡王妃前前后后有将近三十个丫鬟婆子伺候
贴身伺候的大丫鬟都有四个,更别说伺候她出门的侍卫、马夫了。
因着祺郡王妃的死,这些人都被关了起来,轮番地上刑审问,早没了当初跟着祺郡王妃时的风光,个个满身伤痕,神色惊惶。
霍幼安先审的是祺郡王妃的贴身丫鬟。
面对霍幼安的问题,丫鬟们面面相觑,哆嗦着回道,“郡王妃喜欢逛铺子,喜欢听戏,经常能遇到男子,有时候免不了会说几句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么多人,她们怎么可能一个个记住?
祺郡王跟着点头,“本王也曾问过,包括她去过的地方,掌柜、小二等,本王也都一一派人问了。
她没有什么异常的行为,都是礼节地问安闲话几句”。
霍幼安开口,“只说你们能记得的,先从位高权重、年轻英俊的男子开始说”。
祺郡王妃嫌弃李夫人是个失了靠山的寡妇,不愿与她结交。
她挑个手帕交都挑剔对方的家世,挑情人只会更挑。
她出身破落的小官宦之家,做了郡王妃,却不安于室,自然是不满祺郡王年迈,挑情人只会挑年轻英俊的。
说起位高权重、年轻英俊的男子,丫鬟就有话说了。
第一个说的就是丰寻。
没办法,京城男儿中论起位高权重、年轻英俊没几个能比得上丰寻
那可是曾经孝仁宗钦定给最宠爱的女儿的驸马。
更何况,丰寻还是蓄养面的安乐公主曾经的驸马。
光凭这一点,不论丰寻和谁排在一起,小女孩儿们也都会先说他。
丫鬟们刚开始还十分拘谨,说着说着就兴奋了起来。
叽叽喳喳地赞叹着丰寻的样貌、丰寻的风度、丰寻那令人心疼、心伤的遭遇。
反倒是丰寻与祺郡王妃两次碰面都只一带而过。
霍幼安安静又认真地听着,直到她们意犹未尽地停下话头,方问道,“你们说,祺郡王妃碰到过丰世子两次,梨园子是在前,还是在后?”
梨园子是京城最有名的戏楼,收费昂贵,极受达官显贵们追捧,是个听戏的风雅之处。
“梨园子在后,当时丰世子是被友人拉过去听戏的。
因着先前见过一次,算是认识了,丰世子便给郡王妃见了礼,过后就去了雅间”。
祺郡王妃爱热闹,听戏是从来不订雅间的。
“后来,丰世子遣人送来了戏本子,请郡王妃点戏。
那天唱的是《将相和》,郡王妃不喜欢,正要走。
见丰世子送了戏本子来,就点了出《穆桂英挂帅》,郡王妃喜欢武戏”。
在梨园子听戏和在梨园子点戏,花费的银两自然不是一个概念。
就算是出手阔绰的祺郡王妃听到了不喜欢的戏,也只是准备走,而不是自己点。
所以,听戏的时候送戏本子请对方点戏,乃是贵族间视为礼节敬重的风雅之事
丰寻此举虽则殷勤,却也不算冒昧。
反倒是祺郡王妃,在祺郡王不在的情况下接受了只有一面之缘的丰寻的殷勤,传出去,定然颇受非议。
“后来他们就没再碰到过?”
几个丫鬟都信誓旦旦保证,最小的那个保证过后,觑了霍幼安一眼,又犹犹豫豫加了一句
“后来,郡王妃跟奴婢提过一嘴丰世子,说丰世子不爱听戏,戏倒是唱得极好。
奴婢追问丰世子那样的身份,应当不会唱戏才对,郡王妃就不理睬奴婢了”。
戏唱得极好?
是说那次丰寻欲盖弥彰地请她听戏是唱得一手好戏?
还是,只是单纯地说丰寻会唱戏,还唱得不错?
霍幼安略一思索,开口,“还请郡王将伺候郡王妃去过那个宅子的所有奴才都叫过来”。
这次乌泱泱地来了一群,马夫和侍卫更是一看就是懂拳脚的,足可见祺郡王对祺郡王妃的宠爱。
霍幼安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们伺候郡王妃去看母亲,有没有在宅子里听到过有人唱戏?”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都是一脸困惑,唯有两个侍卫神色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