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223章[VIP]
简单的休息了两天,陈青岩和陈靖一同前去吏部述职。
途中两人都有些紧张,陈靖是不知道会被指派哪去,若是太远了自己这把骨头还能不能扛得住,陈青岩则是害怕粮草一事泄露。
两人刚到吏部,还没见到刘大人的面,就被诏进宫里。又坐着马车转头去了玄武街,到了宫门口二人经过仔细检查放行入了宫。
陈靖因为这些年一直在外任职,已经许多年没进过宫了,面圣还有几分激动,走路的时候悄悄的把衣袖抚平,整理了一下胡子和衣领。
陈青岩稍微好一些,前些年他在翰林院当值的时候,经常有机会进宫面圣,所以心里并没有多激动,更多的是担忧。
步行一刻钟左右二人来到皇上休息的养心殿,有内侍先进去禀报,不多时传出话来让他们进去,二人才一前一後的跟了进去。
进屋先行跪拜叩首礼,行完大礼上面传来皇上的声音,“起来吧。”
二人连忙从地上站起来,拘谨的立在旁边。
“政和什麽时候回来的?”
陈靖冷不丁听见皇上叫他的表字吓得一激灵,拱手上前道:“微臣前日进京,修整了一日便去吏部述职了。”
“嗯,你呈上的折子朕都看过了,这几年在兖州辛苦了。”
“微臣惶恐,能为陛下分忧是下官的荣幸,不敢言苦!”
“这次回来就留在京都别走了,大理寺卿年前致仕如今还空着位置,你去接手帮朕管管。”
突如其来的喜讯砸得陈靖目瞪口呆,他盼了二十多年,没想到在他都快放弃的时候皇上竟然把他留在京都,还升为正四品的大理寺卿!一时间激动的都忘记谢恩。
还是陈青岩轻咳了一声他才反应过来,连忙跪地磕头谢恩,“微臣谢陛下赏识,定不负皇上嘱托,秉公执法,昭雪天下!”
武平帝摆摆手让他起身,转头又看向陈青岩,“凉州一事我已经听忠勇侯说了,你与危难中送去了八千石粮草,帮他们摆脱困境守住凉州,朕十分欣慰。”
“下官不敢居功,都是将军和士兵们拿命守住城池,下官只不过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皇上拿着鄯州的折子在手心敲了敲,“不过朕好奇,你这八千石粮食是从哪弄来的,朕记得鄯州的税粮早在前几个月前就已经运送到边关了。”
果然问到了粮草,陈青岩早有准备,不疾不徐的道来:“回禀陛下,若是三年前鄯州自然拿不出这救命的粮食,不过鄯州这两年因为种植改革,粮食增産三倍有馀。以往粮税难以纳齐,从去年开始已经几本保证税收。
老百姓手里有了馀粮就会拿出售卖,下官提前收购了一些留作应急种粮,以免出现天灾百姓绝收的情况。”
州府留种这种事鄯州并非先例,其他地方的州府也会留一部分税粮做种粮,只不过今年遇上战乱,鄯州的税粮全上交了,“这些粮食是他後收的。”
这个说辞没问题,皇上听完也只是点点头称赞他一句,“有心了,鄯州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你夫郎也出了不少力。”
陈青岩心里咯噔一下,禁不住握紧拳头,皇上怎麽突然提到阿瑛了?
武平帝看出他的紧张,笑道:“别担心,朕没别的意思,早在三年前你夫郎写的那本《齐农耕术》我就看过,里面的内容很有意思,听说下册也写完了?”
“是,是是是的。”
“抽空给朕送一本来,看看究竟是什麽奇书,能让鄯州三年变化这麽大。”
陈青岩哪敢抽空啊,“下官回去就送书过来!”
最後简单聊了几句,皇上便让他们离开了,从养心殿出来冷风一吹,陈青岩才发现自己後背都湿透了。
陈靖倒是还好,他还沉浸在自己留任京都的喜悦中,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二人离开皇宫还得去吏部拿任职书,陈青岩被调到户部任从五品的给事中,虽比同知降了半级但是调入六部啊,多少官员想进都进不去呢!
养心殿里,陈青岩和陈靖离开後,一个身影从屏风後面走出,“啓禀陛下,您派人去鄯州调查的事已经有了眉目。”
“呈上来。”
这人将一封手书递上来,武平帝展开信仔细看起来,半晌眉头舒展开,脸色露出一丝笑意,“行了,这件事不用再查了,退下去吧。”
“属下遵命。”
“王瑛啊王瑛,可惜是个哥儿。”
信上所写的并非凉州粮草一事,而是关于《齐农耕术》这本书的调查,之前大司农把这本书呈上来时,他还以为是一位精通于农事的老者写出来的,没想到细问之下居然是个年轻的小郎作出,当时就让他惊讶不已。
不过书上的内容理论居多,实践很少,武平帝也不晓得能不能用上,後来国事繁杂逐渐抛到脑後。
没想到他又写的第二部《齐农耕术》,还解决了鄯州税收的问题,这让皇上对他更加好奇起来,所以便派人去鄯州查了查这书到底是不是他写的,还是找了其他人代写。
没想到查下来还真是这个王郎自己写的,此人还在鄯州开了农铺,经营粮种丶农药丶肥料,这也变相证实陈青岩说的囤种子一事。无论这粮是囤来卖的还是囤来救急的这次都用上了,算是大功一件。
武平帝略一思索道:“叫翰林院的人来一趟,替朕拟个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