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风云(1)
尼奥指着那个伤口,声音低沉而肯定,像是在宣读一份不容置疑的鉴定报告:“一刀刺穿心脏,瞬间毙命。干净,利落,精准得可怕。”
他擡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柳妮娜惨白的脸,一字一顿地说:
“这手法,和十年前‘她’的手法,一模一样。熟悉‘她’的人,都懂。”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的冲击力完全释放,然後才缓缓补充了那句最关键丶也最致命的话:
“不光周医生懂。还有那个新来的丶接管圣保罗医学院的尹教官——尹柏萧。‘她’……是他生前的未婚妻。”
柳妮娜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瞬间窜遍全身,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她看着那个冰冷的伤口,又仿佛透过它,看到了十年前某个血腥的场景,看到了那个代号或许已被遗忘丶却与尹柏萧和周品孝都有着深刻羁绊的传奇女谍的身影。
十年前的手法重现江湖……目标是与塔纳瓦有关的梅子……尹柏萧的未婚妻……
无数的线索和猜测在她脑海中疯狂碰撞织成一张巨大而危险的网。她终于明白,尼奥带她来这里,不是为了求证,而是为了警告,或者说,是为了将她拉入一个更深丶更危险的漩涡。
太平间的灯光冰冷而惨白,映照着柳妮娜毫无血色的脸。她站在那里,仿佛也变成了一尊冰冷的雕塑。
柳妮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像是在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又像是在做最後的自我欺骗:“万一是……巧合呢?”她的目光还停留在梅子胸口那个精准致命的伤口上,仿佛想从中找出任何一丝可以证明这只是模仿作案的可能性。
尼奥闻言,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那笑声在空旷阴冷的太平间里显得格外刺耳。他转过身,正面看着柳妮娜,眼神里充满了“你何必自欺欺人”的锐利光芒。
“巧合?”他重复着这个词,语气里的讥讽毫不掩饰,“妮娜,以你的专业和智商,真的相信这种‘巧合’吗?一刀毙命,直穿心脏,创口角度丶深度丶力道控制得分毫不差,连最细微的发力习惯都如出一辙!这不是街头混混的乱刺,这是顶尖高手才有的丶烙印在肌肉记忆里的杀人技!”
他逼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却更具穿透力:“你觉得,这世上有多少‘巧合’能巧合到连十年前已经绝迹的独门手法都完美复刻?”
柳妮娜的嘴唇翕动了一下,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言辞。尼奥说的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敲打在她试图构建的心理防线上。
见她依旧犹豫,尼奥冷笑更甚,抛出了最具分量的证据:“如果你还坚持认为这是‘巧合’,好,你可以自己去查。军部的内部档案库,最高加密级别那些关于已故顶尖外勤人员的行动记录和伤亡评估报告。”
他盯着柳妮娜的眼睛,一字一顿,清晰无比地说:“你去查!查查看,‘她’死去的这十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所有暗杀丶清理行动记录里有没有哪一个特工——无论是我们的,还是敌对的——使用的手法和‘她’是一模一样的!”
他顿了顿,让这个问题的分量完全沉淀下去,然後才缓缓补充,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肯定:
“我告诉你,没有。一个都没有。那种手法,随着‘她’的死亡,就已经成了绝响。是独属于‘澜悦’的标记。”
“澜悦”这个名字被说出的瞬间,柳妮娜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脸色彻底失去了最後一丝血色。这个名字,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记忆中那个被封存了十年的丶与周品孝和尹柏萧都息息相关的潘多拉魔盒。
尼奥不再多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在冰冷的事实面前,最後那点侥幸心理被彻底击碎。
太平间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制冷设备持续运行的微弱嗡鸣。空气中弥漫的寒意,此刻仿佛直接沁入了柳妮娜的骨髓。
巧合的可能性被尼奥这番基于事实和逻辑的犀利言辞,彻底碾碎了。剩下的,只有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一个本应死去十年的幽灵,或许……真的以某种方式,回来了。而她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更大的风暴……
深夜11点,万籁俱寂。圣保罗医学院女生宿舍楼,因为只入住几个女生,大部分窗户是漆黑,只有零星几盏灯还亮着,像夜航中孤独的灯塔。叶馨蒙的宿舍便是其中之一。
麦静琪和白蕾妮正在专心伏案学习。全漫薰一边放流行音乐一边热舞。倪梦萱不知在厨房那边忙碌什麽。
唯独叶馨蒙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光线和窥探。桌面上,台灯洒下一圈昏黄但集中的光晕,照亮了中央那台略显老旧的收音机,以及旁边摊开的笔记本和几只削尖的铅笔。
叶馨蒙穿着简单的睡衣,头发随意披散着坐在收音机前。她的脸上没有丝毫困倦,只有一种猎手般的专注和冷静。经过多日的守候和徒劳,她预感今晚可能会有收获。将收音机的频率,再次精准地调到了那个曾出现异常“滋滋”声的频道。
此刻,电台里正播放着一档舒缓的深夜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声音慵懒磁性。但叶馨蒙的注意力完全不在节目内容上,她的全部心神都凝聚在听觉上,像最精密的雷达,过滤着一切无关的声响,只等待那个特定“杂音”的出现。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节目一首接一首地播放,窗外偶尔传来夜归学生的模糊说笑声或远处车辆的引擎声。
突然——
就在两首歌曲切换的短暂空白间隙,一个极其微弱丶非自然的“滋滋”声,如同幽灵般,再次夹杂在背景噪音中,一闪而过!
来了!
叶馨蒙的心脏猛地一跳,但她的动作却稳如磐石。她没有丝毫犹豫,右手立刻抓起铅笔,左手轻轻调节收音机的微调旋钮,试图让那信号更清晰一些。她的耳朵几乎要贴到收音机的喇叭上。
“滋滋……滋……滋滋滋……”
信号断断续续,极其不稳定,时强时弱,仿佛随时会消失。但它确实存在,而且与上次听到的质感一模一样!
第一步:专注倾听。她闭上双眼,将所有感官都集中在听觉上。外界的一切都消失了,她的世界里只剩下那细微丶诡异丶充满未知信息的电流脉冲声。大脑如同高速计算机,开始对接收到的声音进行初步分析和分类。
第二步:记录节奏。铅笔尖迅速落在空白的纸页上。她摒弃了所有复杂的设备,回归最原始也最可靠的方法——纸笔记录与模式识别。她尝试将听到的脉冲声转化为最简单的符号:
·短暂的“滋”声,记录为一个点(·)。
·稍长一点的“滋滋”声,记录为一条短横线(—)。
·更长的停顿,则留下稍大的空格。
她的手腕稳定而迅速,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留下了一串由点和线组成的丶看似杂乱无章的序列:
【·—··——···—·——···—··—…】
这本质上是在尝试用听觉破译一种可能的二进制编码,类似莫尔斯电码,但可能规则完全不同。她不确定这到底是什麽编码,但记录下其节奏模式是第一步。
第三步:记录音高变化。在记录节奏的同时,她极其敏锐地捕捉到,那“滋滋”声并非一成不变,其音调(频率)有极其细微的起伏!有时会稍微尖锐一点,有时则略显低沉。这可能是另一种维度的信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