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馨蒙的观察:交易似乎顺利开啓。她刚刚记录下“确定”二字,那道熟悉的丶杂乱无章的“滋滋”声便如同鬼魅般,在另一个频率上突兀地响起,持续了约十秒後消失。
·她的内心:“又来了……是巧合吗?刚好在交易时间敲定时出现?”
第二幕:首次变故与幽灵再临
·日期:四天後
·买家信号:“翠青蛇……日期有变”
·翠青蛇质问:“为何”
·买家回复:“不方便说……再联系”
·叶馨蒙的观察:交易出现波折。而就在买家说出“不方便说”之後几秒钟,那道幽灵电波再次出现,这次持续时间更长,信号强度似乎也略有提升。
·她的分析:巧合的概率在降低。这道电波的出现,似乎与交易的关键节点(确定丶变更)紧密相关。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买家变更日期,是否是受到了某种外部压力或收到了新的信息?而这道电波,就是传递这种压力或信息的渠道?
第三幕:再次确定与幽灵的确认
·日期:七天後
·买家信号:“9月30日交易”
·翠青蛇回应:“定了”
·叶馨蒙的观察:新的日期被确定。几乎在“定了”这个信号发送完毕的瞬间,幽灵电波第三次如期而至。这一次,叶馨蒙甚至能感觉到那“滋滋”声里带着一种……确认的意味?
·她的推论:这绝不是巧合!这道电波与这场交易高度相关。它要麽在监控交易进程,要麽在引导甚至操控买家的行为!
第四幕:最终确认与地点暗示,幽灵如影随形
·日期:第九天
·买家信号:“日期定了。9月30日交易,你们……在那个地点等……”
·叶馨蒙的观察:信息提到了“那个地点”,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信息。然而,就在这个最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幽灵电波第四次出现,并且与买家的信号有部分重叠!
1。如影随形:这道电波对交易的每一个步骤都了如指掌,如同一个悬在头顶的隐形监视器。
2。无法理解:她依然无法破译其内容,这种未知是最大的恐惧。它可能在向买家发送指令,可能在向第三方汇报,甚至可能……在干扰或篡改她听到的信号?
3。螳螂捕蝉,黄雀在後:局面已经非常清晰。“翠青蛇”和买家都以为他们在进行一场秘密交易,但他们的一切通讯,很可能都在这个“幽灵”的实时监控之下。
叶馨蒙的结论与困境:
现在,她掌握了:
·交易最终时间:9月30日。
·交易地点暗示:“那个地点”——一个需要她结合前後文或外部信息去推断的地方。
·一个确定的威胁:一个技术远超她丶目的未知的第三方势力,正在紧密监视并可能意图介入这场交易。
她站在了一个极度危险的三岔路口:
·选项A(潜伏):继续监听,试图在9月30日前破译出“那个地点”,并亲眼去见证这场被幽灵监视的交易。这无异于飞蛾扑火。
·选项B(警告):冒险以某种方式向“翠青蛇”发出警告?但这几乎不可能做到,而且会彻底暴露她的存在。
·选项C(抽身):立刻停止一切,彻底忘掉这些信号,回归平凡生活。这是最安全,但她却存在执念……
那道无法破译的幽灵电波,此刻在叶馨蒙听来,不再仅仅是噪音,而是倒计时的钟摆,一声声,敲响在9月30日即将到来的丶充满未知危险的夜晚……
关文晶的愤怒没有持续太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丶近乎残酷的冷静。哭泣丶控诉或者找尹柏萧告状,在徐燕风这种毫无底线的阴招面前毫无意义。他躲在暗处,利用信息差和灰色地带进行攻击,那麽,反击也必须精准丶致命,并且让他清晰地知道——谁才是真正不能惹的人。
她没有报警,普通的骚扰案件流程漫长且难以追溯到幕後黑手。她动用了自己作为“关二小姐”的资源。
第一步:溯源与锁定。
她联系了组织内的技术支持人员。通过分析骚扰电话的号码池(大多是虚拟号,但仍有蛛丝马迹)丶追踪匿名邮件的跳转路径,以及潜入那些灰色交易论坛和群组进行数据抓取和比对,技术团队很快锁定了几条关键线索。这些线索最终都隐隐指向了几个特定的信息贩子,而他们的活动范围,与徐燕风经常出没的区域高度重合。虽然没有直接证据链(徐燕风很狡猾地使用了现金和不记名通讯),但结合动机,目标已经无比清晰。
第二步:精准打击与“礼物”。
关文晶没有直接去找徐燕风对质。她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手段更高级,更让他有苦说不出。
1。“特别关爱”套餐:徐燕风不是喜欢骚扰电话吗?关文晶通过渠道,将徐燕风的联系方式(手机丶以及他可能使用的社交账号)打包“赠送”给了多家高利贷公司丶境外□□平台丶以及各种“重金求子”丶“富婆交友”的诈骗团夥。很快,徐燕风的手机开始响个不停,内容从催债威胁到色情引诱,五花八门,比他给关文晶安排的“套餐”丰富刺激数倍。他拉黑一个,立刻有新的号码打进来,不胜其烦。
2。“学术关怀”与“家庭问候”:关文晶利用医院和医学院的系统(她自有办法获得权限或请人帮忙),以“热心同学”或“匿名知情者”的口吻,向医学院教务处丶徐燕风的导师以及他的家人(关文晶设法拿到了他阿嬷的联系方式)发送了“关切”邮件。邮件内容“客观”地陈述了徐燕风近期可能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暗示借高利贷)和“复杂的社会交往”(暗示涉赌或不良行为),并附上了一些他近期接到骚扰电话的时段记录(经过脱敏处理)作为“佐证”,建议学院和家人予以“关注和引导”。这一招极其毒辣,直接动摇了徐燕风在学院的生存环境和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