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交易(2)
张博士仔细端详了她一下,了然地笑了笑,声音温和得像午後阳光:“学校那边,和你说了吧?”
夏千荨点了点头,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麽,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张博士没有急着追问而是用那双洞悉人心的眼睛看着她,缓缓说出了他的安排:“我打算让你入读圣保罗医学院……先以预科生的身份。”
圣保罗医学院?这个名字让夏千荨微微一怔。那是一个远离军区体系,在普通社会里也享有盛名的医学院。
博士的笑容里多了一丝鼓励,甚至带着点长辈特有的丶善意的调侃,他微微前倾身体压低了点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秘密:“到时候……你可以去找韦医生了。”
“韦医生”这三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夏千荨心中某个被小心翼翼封存的盒子。那个让她仰慕了整整六年,却又分别了三年的身影——韦奚珃——的面容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分别时他沉稳的叮嘱,三年来经常通过加密频道传来的丶带着电流杂音却依旧让她心跳加速的简短问候……所有与之相关的情感和记忆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层层涟漪。
一股热意不受控制地涌上她的脸颊,耳根微微泛红。她下意识地避开了张博士那带着笑意的丶了然的目光,低下头,盯着自己放在膝盖上丶因为紧张而微微蜷起的手指。
刚才在校长办公室里充斥心头的茫然和抗拒,此刻奇异地被冲淡了些许。离开军区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个命令依然让她感到不安和挑战,但“圣保罗医学院”和“韦医生”这两个词,像黑暗中的两盏微光,为她指明了方向,甚至……注入了一丝隐秘的丶连她自己都不太愿意承认的期待。
她依旧沉默着,但紧绷的肩膀似乎放松了一些。那个远在圣保罗的丶既代表着她军事生涯之外的全新挑战,又牵连着她内心深处最柔软念想的地方,忽然之间,变得不再那麽令人恐惧了。
收音机陷入了长时间的静默。
无论是“翠青蛇”与买家的讨价还价,还是那道如同幽灵般的不明电波,都从空气中消失了。仿佛之前近二十天的紧张监听,只是一场过于逼真的梦。
然而,叶馨蒙知道那不是梦。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最终定格在“9月30日”的字样是冰冷的现实。交易意向已经达成,双方进入了静默期,只等最终时刻的到来。
她坐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个日期。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像冰冷的潮水慢慢浸透她的四肢百骸。
·信息的瓶颈:她掌握了时间,但最关键的地点,却隐藏在“那个地点”这三个模糊的字眼里。没有上下文,没有更多线索,这就像拿到了一张没有地址的邀请函。
·资源的匮乏:她现在是谁?一个19岁的女孩,叶馨蒙。她有她自己的秘密任务,既没有下属可以调动没有情报网络可以查询,没有设备可以追踪。她甚至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一个字,那会暴露身份。
·身体的桎梏:这具年轻的身体虽然充满了活力,却也缺乏力量丶权威和社会资源。她无法像高级军官那样,调用资源进行大面积排查,也无法凭借一个模糊的线索就去危险地带实地侦察。
她的思绪不受控制地围绕着那道“不明电波”旋转。经过反复比对和逻辑推演,她越来越倾向于那个最可怕的结论:那是第三方拦截监控电波。
理由如下:
1。同步性:四次出现,四次都与交易的关键节点完美同步。
2。技术碾压:其加密方式远超交易双方,体现出国家级别或顶尖组织的技术实力。
3。目的不明:如果是买方或卖方,没必要用两套完全独立且技术层级差异巨大的系统。
“如果真是第三方……”叶馨蒙感到一股寒意,“那‘翠青蛇’和买家,就像两只在舞台上交易的虫子,而灯光之外的黑暗中,正有猎食者凝视着他们。”
这个“第三方”会是谁?
邻国谍报机关?如果是,那麽这场交易已在掌控之中,9月30日就是收网之日。是哪一股未知的敌对势力?目的是黑吃黑,在交易完成瞬间出手抢夺“药品”?……
无论哪一种,结局都指向危险与流血。
她知道会发生什麽,她预见了风暴。但她什麽也做不了。这种“知”与“行”之间的巨大鸿沟,是一种残酷的折磨。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无忧无虑的同学。他们属于阳光下的世界,而她,早已沉入了那个阴影弥漫的深渊。
能做什麽?
什麽也不能做。叶馨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焦虑和无力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像一个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却无法离开的人,只能站在原地,感受着脚下大地传来的丶越来越清晰的震动。
风暴注定要来。而她,这种“什麽也做不了”的静止状态,恰恰是暴风雨前最压抑丶最充满张力的时刻。
9月28日。军区高中毕业考试结束的铃声仿佛并未在夏千荨的生活中激起太多涟漪。或者说那场检验了她多年所学——从高精度射击到复杂战术推演,从野外生存到密码破译——的终极考核,只是她军区生涯一个预料之中的句点。没有狂喜的庆祝,没有如释重负的放纵,她几乎是立刻转换了频道,将身影投入了另一处熟悉的丶需要秩序与奉献的地方——军区医院。
这里的气氛与训练场不同,少了硝烟与汗水的灼热,多了消毒水的冷冽和生命本身的沉重呼吸。夏千荨披上了洁白的白大褂服,这身衣服柔和了她身上那股过于锐利的军人气质却无法完全掩盖她挺拔如松的站姿和行动间那份特有的利落。
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光线明亮的走廊里脚步快而稳,不会惊扰到病房的安宁,却能高效地抵达需要她的地方。
在病房里,她正协助一位年长的护士给一位在训练中受伤的士兵换药。士兵咬着牙,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夏千荨的动作却异常沉稳精准,她小心翼翼地揭开旧敷料,清理伤口涂抹药膏,再覆上新的纱布,整个过程流畅而迅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者的痛苦。她的眼神专注,仿佛手中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而非血肉模糊的伤口。偶尔她会用清晰而简短的话语安抚士兵:“忍耐一下,很快就好。”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换完药,她又推着药品车,逐一核对床号与药单,分发药物。她的手指划过药瓶上的标签,眼神锐利,确保万无一失。对于卧床不便的重伤员,她会耐心地将药片分好,递上温水看着对方服下才会离开。没有多馀的话语,却将关怀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
或许她还会去帮忙整理器械室,将各种手术器械分门别类,擦拭保养,动作熟练得不像一个刚刚结束高中生涯的少女。金属器械在她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归位时发出清脆而规律的碰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