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回京篇1陈济川的墓碑
队伍行进了一月的时间,终于抵达京城。
马车刚过永定门,陈锦时骑在一匹高大骏马上,披风被风掀起。
身後百匹良驹昂首列队,提升整齐如鼓点,油亮的皮毛在阳光下泛着缎子般的光泽。
引得街上行人纷纷驻足,连临街酒肆里的食客都涌到窗边,伸长脖子打量,只盯着那整齐的马队啧啧称奇。
“陈大人乃先帝钦点进士出身,听说他奉旨抚边,没费一兵一卒就让楼烦人乖乖献上良马!”
酒肆二楼的客人压低声音,目光紧紧盯着马队前方的身影,语气里满是敬畏。旁边一人立刻附和:“可不是嘛!早前听说楼烦民风彪悍,从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真是给他们脸了!陈大人一去,还不是得乖乖献上良驹,这威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议论声顺着风飘到陈锦时耳中,同样也飘进了都兰耳中。
陈锦时面不改色,目光扫过衆人,已有百姓躬身高喊:“恭迎陈大人凯旋。”
恭迎他的声势越来越高,陈锦时勒停了马,立在都兰的马车旁,小心地看向她:“我先进宫复命,阿姆先回府,我叫哥哥出来迎你。”
都兰隔着车帘轻应了声“好”。
车帘被风又吹开些,她瞥见陈锦时的身影,也看见了那些人看着楼烦“进贡”良马的傲慢神情。
好似这些东西,本就该是他们的。
都兰掩下车帘,不去看那些神情,她心里清楚,交易就是交易,她家里的人是收了钱的。
时隔多年,京城陈府还是那座大宅子,只是如今门槛比从前高了许多。
都兰下车的时候,陈锦行和张若菱都站在门口迎她,张若菱手上牵着个小女孩儿,比其其格小得多。
“都兰,你可算回来了。”
张若菱迎上来,叫手上小女孩儿唤她:“你该叫,该叫……”
陈锦行上前一步:“叫二伯母。”
时哥儿事前来过信,只说阿姆这次回来,只做都兰,与从前没什麽关系了。
那小女孩儿便脆生生地叫了句:“二伯母。”
都兰是陈锦时的妻子,小孩儿当然该这麽叫。
都兰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陈嘉禾。”
“真是个好名字。”都兰使人从马车上取下见面礼。
张若菱侧身让开半步,引着人往府里走:“院子早给你收拾好了,还是你从前住过的西跨院,窗下那株海棠今年开得旺,景致极美。”
都兰脚刚跨过门槛,闻见一股熟悉的熏香,是她从前爱用的,这阔别已久的院子,很快温暖地包裹住了她。
“对了,锦云呢?”
张若菱笑着道:“忘了跟你说了,锦云去年嫁人了,赶明儿我写封信让她过来见你。”
听闻这个消息,都兰有些失魂落魄,但算算日子,锦云嫁人了也不奇怪。
张若菱牵着陈嘉禾的手,脚步慢了些,语气带着几分温和,一边走一边说:“是户好人家,人品端正,去年大婚时锦云还哭着说舍不得家里,如今倒也适应了。唉,女孩子家的,哪能不经历这一步呢?锦云年纪小,是高嫁。女孩子越拖,越不好高嫁的。”
她眼瞧着都兰落寞的神情,免不得多解释了一句。
都兰当然想回来的时候,看到锦云还好好地待在家里。
“你刚回来,先歇着,虽说立了春,京里有些时候还冷,暖阁烧着地龙呢,被褥都是新晒过的。”
都兰点点头,路过回廊时,瞥见廊下挂着的鸟笼,里面的画眉正蹦跳着叫,声音清脆。不是她走时的那一只了。
一走进屋子里,暖意熏得她有些不习惯,楼烦最热的时候,也不定有这屋子热呢。
她不禁失笑,真是许久没过过这样的矜贵日子了。
她躺在熟悉的贵妃榻上,头枕着手腕躺下,舒服地闭上眼,觉得这样的日子过着也挺好。
丫鬟被张若菱指使着,端着杏仁酪进来。
“二奶奶,听大奶奶说,您从前就爱吃这个,少糖多放杏仁碎,您尝尝。”
听着丫鬟称呼她,都兰还有些不习惯,笑着接过,暖意顺着指尖往四肢蔓延。
“那你们大奶奶有没有跟你们说过,我这院子不需要人服侍,你们往後未经我允许,不要进来。”
都兰嘴角噙着笑,说话却不留馀地,丫鬟端着托盘的手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局促,随即连忙福身应道:“是,我记下了,往後没您的吩咐,绝不敢擅自进来。”